近期,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廖培钦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由2,3,9,10,16,17,23,24-八羟基酞菁铜(II)(PcCu-(OH)8)配体和平面四边形配位的CuO4节点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PcCu...
近期,《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汪成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可通过改变前体位阻来构筑具有新...
近日,天津大学张雁教授联合上海科技大学赵素文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Huimin Zhao教授等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解析了一种特殊DNA的合成机制,并发现了这种特殊DNA遍布全球...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龚涛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关节炎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南开大学朱守非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手性Brønsted酸和非手性Lewis酸协同催化高对映选择性的硅导向Nazarov环化反应,并以良好的收率和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一系列α,α'-二取代环戊烯酮。同时,...
近日,《自然》杂志子刊《自然 · 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报道了浙江大学药学院顾臻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细胞仓库”(cell r...
2021年4月15日,国际著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IF 12.959)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黎后华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nantiose...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罗细亮教授课题组近期报道了一种新颖的肽基阴极光电化学疾病标志物传感器,该成果以“Peptide-Based Photocathodic Biosensors: Integ...
2021年4月2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齐湘兵和李文辉课题组在药物化学顶级期刊 《J. Med. Chem.》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Dimeric Bil...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课题组和彭海琳课题组及合作者在扭转双层石墨烯制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Hetero-site nucleation for growing twist...
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武晓雷研究组、西安交通大学马恩研究组和清华大学朱静研究组,通过TEM实验和计算模拟,首次给出了中熵合金存在CSRO以及CSRO与位错交互作用的直接观察证据。相关论文以题为“D...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铁锐团队利用Fe基水滑石为前驱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H2氛围中还原,利用水滑石的拓扑转变得到一系列不同物相的Fe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实现了CO2到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高效转...
中科院金属所提出插层构筑强键合方法设计新型六元环MA2Z4材料家族,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12, 2361 (202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孟繁柯课题组利用二价钴催化环丙醇通过b-碳碳键断裂产生的钴高烯醇络合物,用于环丙烯的不对称氢官能团化反应,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石建稳副教授团队与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Aleksandr Savateev博士及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合作...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Chemical Science(2021,12, 5216-5223)报道了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特聘研究员刘浩课题组在巨型分子自组装领域的最新研究...
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性能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由于电子器件需要在介电层上进行组装与集成,因此,研究有机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在绝缘衬底表面上直接构筑均匀的二维纳米材料对于研究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1816组)赵宗保研究员团队在非天然辅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制出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给型微生物细胞,并成功用于构建高...
4月10日,为纪念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SJTU & Science 125个科学问题发布暨未来科技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与《科学》/美国科学促进会联袂策划发行...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了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骆开均教授团队关于超分子手性自组装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