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院士访谈】田中群——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

来源:厦大化院推文博物馆      2016-03-25
导读:田中群,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谱学电化学和纳米化学研究, 率领团队发展有关方法学,例如建立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方法,基本解决了SERS领域长期未决的发展瓶颈问题,并将SERS应用于食品违禁添加剂、爆炸物和毒品和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发展电化学拉曼光谱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建立有关联用技术,揭示各类界面电化学结构问题;发展纳米粒子制备和电极纳米间隔构造的方法及其相关SERS检测技术等;针对分子自组装体系,提出催组装新概念 。

QQ截图20201111142817.png

与田老师交谈,平实有力的话语在心里泛起波澜,他的信心和忧虑,责任和期待,感动着我们。他是所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也是厦大里教书育人的老师。

今天,让我们和田老师聊聊,想必会有所收获。

Q:在您身处厦大的30多年间,您认为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A:过去的学生似乎更加勤奋好学,更加认真踏实,在我们那个年代,入学率大约是5%,同学们都为自己能够进入大学感到庆幸,大家格外珍惜,学习占了吃饭睡觉以外的绝大多数时间。对一个学校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群有朝气,上进,勇于攀登科研高峰的年轻人。因为科学属于年轻人,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由年轻人做出来的,所以我们更需要对年轻人加以重视, 我们要形成一个更好的环境,培养德智体优秀的年轻人。

Q:您认为对于一个做科研的人,应该有怎么样的科学素养?

A:我觉得要具有乐于挑战科学难题,乐于探索未知现象以及要有能够承受长期失败的心态,因此,对于解决科研难题的执著和着迷是非常关键的,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受内心驱动的。为了考试分数和排名,为了出国和找到高工资待遇的人可能都不适合以科研为终身事业。

Q:您能为后辈学子提出一些建议吗?

A: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这是我根据厦门大学化学学科的老一辈学者代代相传的学术和科研传统所总结出来的九个字。我认为老先生们那种敢为先的理念和层次跟我们现在的很不一样,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敢于开拓一个与导师不一样的全新科研方向,这个敢为先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并且光有勇气是远不够的,科学基础打不好和知识面不够宽,也是不行的。因此,重细节就是一定要细致扎实的学习,打好基础并融汇贯通,才能较顺利进入一个新领域,最终成为带头人。重细节还有一层意思是做科研时要注重任何一个细节。很多的重要科学问题就是在细节上挖掘出来的。现在的研究生一边实验一边看手机的现象还是较普遍的,还有些学生不注意实验室卫生和整洁,任何科学实验过程都需要一步一步,非常干净,否则会浪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而得不到好的结果。有人说,成败在细节,这是千真万确的。既要敢为先,又要重细节,个人的知识面、时间精力是不够的,(科研和学习等都)很需要合作。特别是想要有大的突破,就需要更大范围的合作,拓展至全国乃至全球的合作。我觉得现在学生的合作变少了,这是个很不好的趋势,这与目前发表论文和奖学金的排名等政策和规定是有关的,如何推动老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是需要学校乃至教育部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Q:对于95周年校庆,您有什么期待?

A:这次校庆以学术为主线,邀请了一批国际著名学者,我很支持这种形式。也期待同学们利用好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报告人都属于敢为先者, “先”这个字不是在跑道上比赛谁跑的快,而是一种爬在山上,前面没有路的先,这种的难度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都很艰辛,他们的分析、思维和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难题的方法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可能会终身受益。

如田老师所言,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是一代代厦大化学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的学术科研经验,很值得我们给予重视和传承。当今的学习和科研硬件设施远胜于从前,我们更应该注重软件建设,担起传承优秀传统的重任。

参考资料

【1】微信公众号厦大化院推文博物馆(ID:XDHYXSH),【院士访谈】田中群——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https://mp.weixin.qq.com/s/KnlOdzZ6CwHk4diCiCPE0A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