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这样说】
奖励他在非经典芳香化学领域原创、深入、系统、高辨识度的工作。他打破Hückel规则,实验证实Craig发表于Nature的芳香性预测,发现了具有4n芳香性的碳龙物种,并应用于催化、能源、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建立了写入国际经典教科书的“碳龙化学”;首次将金属置于轮烯环中心,开启了“金属核轮烯化学” ,拓展了芳香化学的认知边界。
【“碳龙”到底有多厉害?】
• 打破多项极限纪录:实现最小卡拜碳键角、首次实现五个芳香环共享一个原子、首次在金属赤道面构建六个碳-金属键!
• 不仅走进国际经典教科书《 March’s 高等有机化学 》、百灵威试剂目录,还闯进了今年的高考试卷!
• 应用前景广阔:从催化、能源到生物医疗,从光电磁声能量转换到新材料设计,跨学科影响力拉满!
【硬核之外,更有温度】
夏老师的工作不仅是“书架”上的经典,更是“货架”上的产品、高考试题中的亮点——科学真正走出了实验室,融入教育和生活。
【荣誉等身,实至名归】
今年教师节,夏海平教授刚获南科大“校长科研奖”;他今年还因在大环轮烯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Stoddart奖(每届不超2人)。值得一提的是:夏海平曾因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于2016年获得有机学科的另外一项重要奖励: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该奖2-3年颁发一次,每届也仅授予2位学者。近十年的获奖者为:丁奎岭、侯召民(2014年);夏海平、余金权(2016年);冯小明、任咏华(2018年);马大为、Stephen Buchwald(2021年);游书力、John F. Hartwig(2024年)。
让我们一起为获奖者点赞,祝贺他们引领科学边界,不断开拓未知!
相关推荐: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