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 “双碳” 战略深入推进、化工产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的关键时期,氟化工作为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核心细分领域,正迎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机遇。福建省作为我国氟化工产业核心基地,在新能源材料、电子级氟化学品等领域优势显著,为产业创新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在此背景下,一场汇聚全产业链智慧的行业盛会即将启幕 ——“2025 厦门・绿色氟化工技术协同创新论坛” 将于 2025 年 11 月 27-29 日在厦门佰翔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同期联动 “2025 厦门国际精细化工产业大会”,为氟化工行业搭建高质量交流合作平台!
一、会议背景:
乘势而上,锚定氟化工绿色发展新方向
当前,减少碳排放、构建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化学工业肩负 “双碳” 目标与产业升级的双重使命。氟化工作为航空航天、半导体、含氟医药、特种材料等战略领域的关键支撑,其绿色转型不仅关乎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对 “健康中国” 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联合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三明学院、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共同主办,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聚焦氟化工产业绿色转型核心路径,旨在打通产学研用协同通道,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二、会议核心: 前沿议题 + 权威嘉宾,解码产业升级新路径
论坛以 “绿色智造・链动未来” 为主题,围绕氟化工行业热点难点,设置多场高含金量议题分享,覆盖技术研发、智能生产、合规管理、材料应用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更有业内权威专家领衔分享,带来前沿洞见:
AI 赋能创新:上海大学郝健教授解读《AI 赋能绿色氟化工:分子智造驱动的环保氟膜技术与未来电子封装》;
新材料突破: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朱仕正研究员分享《一些含氟功能材料的创制及其应用》,东华大学虞鑫海教授解析《无色透明含氟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
绿色技术实践:浙江力久环境任伟民带来《无水氟化氢净化除砷新技术的应用》,天俱时集团黄玉伟分享《从 “氟” 到安,向 “绿” 而行 —— 基于本质安全与绿色智造的新一代氟化工 EPC 工程创新实践》;
合规与应用:通标标准范儒解读《欧盟电池法规背景下,电池产业链的合规挑战与应对措施》,天津长芦化工肖山探讨《全氟聚醚在数据中心液冷领域的应用》。
此外,论坛仍在持续征稿中,征集主题涵盖氟资源创新应用、发展趋势等方向,入选论文将在会议宣读并编入论文集,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成果展示与交流的优质平台(论文投稿截止:2025 年 10 月 20 日,邮箱:jszxhb@163.com)。
三、参会价值: 多维机遇,链接行业资源新生态
无论您是企业决策者、技术研发人员,还是科研学者、供应链伙伴,都能在本次论坛中收获专属价值:
技术对接:直面 AI 赋能、绿色氟代、PFAS 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前沿技术,破解生产与研发难题;
资源链接:汇聚氟化工全产业链专家与企业代表,拓展合作渠道,挖掘上下游商机;
信息洞察:同步参与 “厦门国际精细化工产业大会”,一站式获取精细化工领域新技术、新产品与行业趋势。
更多大会资讯,敬请联络大会组委会工作人员:
陈 炜:13599041383 电邮:cw4312@qq.com
曾冬凌:15980217321 电邮:519231711@qq.com
王婷芊:15880044131 电邮:649443466@qq.com
严舒淇:15280199525 电邮:15396028919@163.com
绿色转型正当时,协同创新赢未来!2025 厦门绿色氟化工技术协同创新论坛,期待您携技术、携需求、携机遇而来,共话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共筑绿色智造新生态!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