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六摩尔!客服热线:186-7688-2001

三年三篇Science!巩金龙教授带领的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在贵金属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天津大学      2025-09-28
导读:9月26日,《科学》(Science)杂志刊发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在贵金属催化领域的重要进展。团队提出“原子抽提”新策略,实现了贵金属催化剂中原子利用率接近100%,为低碳高效的化工生产开辟了新路径。

9月26日,《科学》(Science)杂志刊发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在贵金属催化领域的重要进展。团队提出“原子抽提”新策略,实现了贵金属催化剂中原子利用率接近100%,为低碳高效的化工生产开辟了新路径。

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在众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加速作用。贵金属是催化剂中的关键组分,其用量关乎化工过程的节能增效,是化工产业低碳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卡口”。2024年,全球催化剂贵金属市场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如何最大化贵金属利用效率、突破其原子经济性极限,已成为国际化工领域竞相争夺的科技制高点。

在传统催化剂中,贵金属原子易聚集成较大颗粒,导致大量原子埋藏在颗粒内部,无法参与表面反应,催化效率在低位徘徊。这一问题在丙烯生产的关键工艺,丙烷脱氢中尤为突出。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是塑料、橡胶、纤维、医药等领域重要的基础原料,2024年中国丙烯产量占全球总产量三分之一,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丙烷脱氢生产中约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工艺采用贵金属催化剂,但传统催化剂依赖稀缺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一挑战,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在团队负责人巩金龙教授带领下,经过近十年潜心研究,开创性地研发出“原子抽提”技术:通过在铜(Cu)纳米颗粒中引入锡原子(Sn),利用Sn原子半径大于Cu使Sn偏析到表面,而Sn与铂(Pt)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可以将嵌入铜晶格内Pt 原子“抽提”至表面。该策略实现了近百分之百的贵金属原子表面分散度,并以金属态稳定存在。在丙烷脱氢工业相关反应条件下,所开发的催化剂在Pt用量仅为类商用催化剂十分之一的情况下,仍表现出相当的催化活性,并具备更优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这项突破成功解决了丙烯产业长期面临的催化剂成本高、贵金属资源依赖强等关键瓶颈,为推动化工行业向“低耗、高效、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据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孙国栋博士介绍:“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深耕烯烃生产技术领域,助力我国自主掌握下一代烯烃生产催化剂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化工行业向更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及浙江工业大学也参与了合作研究。

据悉,该技术为丙烯乃至整个化工行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技术路径,是中国在全球催化科技前沿的一次突破,彰显了我国在低碳化工领域前沿基础研究的深厚积累。

2、登上《Science》封面!天大又有突破性研究成果→

2024年7月,《科学》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刊发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突破性研究成果,团队成功研发出廉价绿色丙烯生产催化剂,为低碳烯烃生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催化科学基础。

3、Science!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在丙烷脱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7月,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在创新丙烷脱氢催化剂和工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丙烷脱氢耦合表面氧化过程选择性制备丙烯(Tandem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and surface oxidation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propylene synthesis)”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3416)。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