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全国能源化学学术会议在上海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以“材料筑基能源化学创新驱动低碳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能源化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及青年科研人员,吸引线下注册参会人数首次突破2000人,线上参会人次累计超15万,规模与影响力创新高,展现了我国能源化学学科的蓬勃活力与强劲发展势能。(点击链接查看直播回放:【直播】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能源化学学术会议)
能源化学,是融合化学、材料、能源、物理等多学科的前沿交叉领域,已成为实施“双碳”战略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本次会议紧扣国家重大需求,聚焦能量存储与转换、新能源材料设计、低碳催化技术、太阳能转化利用、AI材料创制等关键方向,搭建起“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的交流平台,推动学术成果传播互鉴,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协同。
开幕式上,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范青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先后致辞,强调能源化学学科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寄语与会专家学者以原始创新回应时代命题,为实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大会首日,特邀包信和、成会明、李永舫、凌文、刘云圻、毛河光、叶志镇、朱美芳等院士作大会主旨报告,内容涵盖化石资源高效转化、二维材料基固态电解质、有机光伏材料、光伏建筑减碳技术、原子/分子制造、极端高压量子能源材料等前沿议题。百余位海内外院士、四青人才现场参与研讨;既有对基础理论的深度阐释,也有对产业技术瓶颈的务实探讨,形成理论探索与技术攻坚并重的学术氛围。
会议设置29个专题分会场,议题覆盖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太阳能电池、氢能、电催化、生物质转化与碳资源利用等重点方向。分会场设置突出学科交叉与产学研用融合特色,吸引了德福科技、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纳尔股份、特瑞斯能源、金羽新能等行业领军企业参与,通过新能源产学研交流会,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对接。
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设置了墙报展示区,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受到关注。经专家评审,60余项优秀墙报获得表彰。通过面对面交流研讨,青年学者与资深专家实现了学术传承与创新活力的有机融合,彰显了学科发展的薪火相传。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黄富强表示,会议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全国同行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专委会2020年成立以来,已打造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能源化学分会、全国能源化学学术会议、能源化学青年论坛、能源化学“云论坛”等系列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能源化学领域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未来,专委会将继续完善高水平交流平台建设,更好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