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董家鸿院士团队建立微创新方法 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外科》

来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020-05-27
导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牵头,携手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蔡守旺教授,建立了改良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新方法,显著提高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清创效率,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近期,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外科领域权威期刊《英国外科》(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image.png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基于病理学可分为间质水肿型胰腺炎和坏死型胰腺炎两类。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后容易导致脓毒血症、腹腔出血、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是急性胰腺炎病程后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可达到30%。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传统方法是开腹清创,患者术后往往身上插满引流管,每天冲洗液体可达上万毫升。即便如此,该疾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仍然居高不下。

近年来,发展了两种里程碑意义的微创治疗技术,视频辅助的小切口清创和注水辅助的经皮肾镜清创,两种技术各有优劣。董家鸿院士团队在吸取两种经典微创治疗方法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采取先穿刺引流,建立治疗通道,再进行注气辅助的肾镜清创。“这一技术手段不仅明显改善了经典肾镜方法的视野清晰度,而且可以多通道联合清创,明显提升清创的效率和安全性。”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杨世忠副主任医师介绍到,研究团队还首次为清创通道进行了分类,并基于精准外科原则,对残余感染灶的处理建立了系统解决方法,包括硬镜和软镜联合、小切口开腹清创、DSA下窦道置管引流等。

image.png

广泛的腹膜后坏死合并感染

image.png

肾镜清除出来的坏死组织

该研究建立的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清创方法对于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丰富了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手段,证实了阶梯递增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为广泛腹膜后坏死感染这个临床难题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经验。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该研究纳入病例复杂程度很高(复杂清创比例占54.9%),而死亡率很低(死亡率仅为6.1%)。领导这项研究的董家鸿院士表示:“本研究建立的系列新技术符合精准外科理念,安全、微创、高效,值得广泛推广,造福更多重症胰腺炎患者。”

参考资料

[1]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ID:btch56118899),董家鸿团队建立微创新方法 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外科》

[2]https://bjs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bjs.11619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