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186-7688-2001

浙工大/宁波大学彭永武课题组JACS:节点分裂策略构建cpt-defect拓扑2D-COFs

来源:化学加APP      2025-07-04
导读: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ACS以通讯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了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彭永武研究员团队/武汉大学龚成涛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矫文美博士合作完成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论文题为“2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cpt-defect topology Enabled by aNode-Splitting Strategy”。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节点分裂策略”,通过将传统cpt拓扑结构中一半数六连接C3对称节点,替换为三组两连接C2v对称节点,构建出具有cpt-defect拓扑结构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2D COFs)。C2v节点间的定向氢键作用在维持晶体周期性的同时,诱导形成了明确限域的氢键纳米陷阱。论文第一作者为柳家亮,论文通讯作者为彭永武研究员、龚成涛博士和矫文美博士。
图片1.png

正文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2D COFs是一类基于网状化学原理构建的晶态多孔材料,其拓扑结构通常源自阿基米德平铺理论,包括已被广泛报道的hcbsqlhxlkgm,和kgd等五种边缘传递网络(图1)。尽管通过网络扩展和节点角度调控可实现部分结构多样化,但在保持结晶性的前提下实现高密度、空间有序的功能位点布局仍是重大合成挑战。近年来,缺陷工程的引入使得亚化学计量构建成为可能,进而实现功能基团的有序嵌入。然而,为了维持框架的结构完整性,这些策略通常受到低缺陷密度(小于33%)的限制。本研究突破了这一限制,所提出的节点分裂策略不仅有效提升了缺陷密度,还维持了长程有序性。

图片2.png

 1.通过节点分裂策略实现cpt-defect拓扑2DCOFs材料的网格合成

具体而言,作者设计合成了两个C3对称的六连接胺单体 TAPB  BATD(图2),并与三种C2v对称的二连接醛单体 HBB  DBA 在溶剂热条件下通过 [6+2] 亚胺缩合反应构建了 COF-35COF-36  COF-37 三种高结晶度 cpt-defect COF 材料。其中,HBB 中的羟基和 DBA 中的硼酸基团进一步增强了节点间的定向氢键作用,驱动纳米陷阱的形成与空间精确定位。计算表明,COF-35COF-36 和 COF-37 每克分别包含 187164 和 166 毫克的纳米陷阱缺陷质量,显示出高密度且规则排列的缺陷结构。

图片3.png

2 COF-35COF-36 和 COF-37的合成路线和结构表征。

鉴于此类氢键限域纳米陷阱的高密度特性,作者进一步评估了其在Au3+离子回收方面的应用潜力。实验结果表明,COF-36 展现出高达 1725 mg g-1Au3+吸附能力,性能远超大多数已报道的 COF 吸附剂,同时具备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在模拟电子废液的混合金属离子溶液中,COF-36 对 Au3+的去除率超过 99%,表现出优异的金属选择性。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揭示这种高亲和力来源于纳米陷阱空腔与 [AuCl4]-阴离子的几何匹配,能够形成多重稳定的氢键络合结构。

图片4.png

 3 COF-35COF-36 和 COF-37金离子(Au3+)回收性能评估以及[AuCl4]-的优化吸附几何形状和相应吸附能。


总结

该工作首次提出并验证了节点分裂作为调控COF 拓扑与功能协同策略的可行性与普适性,为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精密分离与资源回收等高端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新路径。


导师介绍

图片5.png

彭永武,博士,硕士/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201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赵丹教授课题组)和南洋理工大学(张华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9月加入浙江工业大学,“运河青年学者”。现任材料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25年起)主要研究方向为有序多孔框架功能材料的设计组装及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已发表SCI论文80余篇,总引用超7600次,入选2024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以来,已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Synthesi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4)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CS Materials Letters (3)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3)Chemical Communications (6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浙江工业大学“运河青年学者”启动基金等。现担任《Exploration》、《Rare Metals》、《精细化工》等期刊青年编委或学术编辑

教师个人主页:https://homepage.zjut.edu.cn//pyw/

X-mol课题组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ywpeng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zhAEmm8AAAAJ


招聘信息

彭永武博士将于2025年全职入职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组建“有序孔材料与能源转化”课题组。课题组将聚焦碳转燃料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COF/HOF)体系,围绕国家“绿氢、绿醇、绿氨”等战略需求,开展碳捕获与转化新材料、先进能源转化体系等方向研究。

现诚招以下成员:教师助理 1–2 博士后 / 研究助理 若干

欢迎材料、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及应届硕士毕业生加入。

有意者请联系:ywpeng@zjut.edu.cn

文献详情:

2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cpt-defect topology Enabled by a Node-Splitting Strategy
Jialiang Liu, Guangshan Zhou, Jingming Yang, Chengtao Gong,* Hao Wang, Wenmei Jiao,* Yongwu Peng*
J. Am. Chem. Soc. 2025
https://doi.org/10.1021/jacs.5c08143
image.png

长按扫码,查看原文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