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Nat.Commun. 南方科大张绪穆团队在不对称联烯一炔环异构化反应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2019-03-20
导读: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张绪穆教授课题组、钟龙华副教授课题组与武汉大学吕辉副教授合作,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环异构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Rh催化的不对称1,6-联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并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综合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IF = 12.353)上,南方科技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过渡金属催化的分子内联烯-炔的环异构化反应是一种从简单的链状底物高效、高原子经济性构建复杂环系的优势方法之一,因此一直是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先后有多个国际著名课题组(如Toste, Malacria, Baeckvall, Mukai, Sato等)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了一系列高效的催化体系(包括Au, Pt, Rh, Ru, Pd, Co等),然而目前尚无不对称联烯-炔环异构化反应报道。

image.png

张绪穆教授课题组自2000年起长期关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研究,在Rh催化的不对称烯炔环异构化方面做出了系统的贡献,发展了一系列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并被广泛应用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中,因此被命名为“Zhang Enyne Cycloisomerizations”。继2016年成功实现E-1,6-烯炔不对称环异构化后,课题组进一步将该反应拓展至1,6-联烯-炔底物,成功发展了Rh(I)-SegPhos-PCy3催化体系,首次实现1,6-联烯-炔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该反应通过新颖的5-exo-dig环化,可高效、高选择性制备一类具有氮杂5/6环系产物。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也可适应于联烯末端含环状片段的底物,可一步制备高度挑战性的5/6/6或5/6/5环系产物,在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经过一条不同寻常的环化途径,即Rh正离子作为π酸活化炔基,经5-exo-dig环化形成5/3并环Rh卡宾中间体,随后经一系列扩环、Rh辅助的C-H键活化/烯基异构化、C-C键活化、还原消除等过程完成催化循环,得到目标产物。在该过程中C-H键活化/烯基异构化过程是决速步骤,同位素标记实验也正是了这一点。该研究不仅首次实现了Rh(I)催化的不对称联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展现了Rh(I)独特的催化活性和应用价值,理论计算研究也为此类反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为新的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和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在科研工作和项目经费上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8900-z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