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双印:交叉思维中的领跑者

来源:湖南大学      2019-11-29
导读:人物名片:王双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201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玛丽居里学者)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催化、燃料电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

 他刚刚入选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他接连荣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人物奖,“纳米研究青年创新奖”“Materials Today新星奖”,他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40篇ESI高被引论文,总引用12000余次……36岁的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双印,已经在化学领域赢得诸多荣誉。

邂逅化学,领悟交叉思维

其实,王双印当年报考大学时,根本没有填写任何与化学相关的专业。2002年,来自河南的王双印考入浙江大学,化学成绩并不拔尖的他把通信工程、计算机专业填为自己的第一、第二志愿,结果却被调剂到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幸运的是,这个专业恰恰是浙江大学的王牌专业。

大四那年,王双印偶然获得去日本交换学习一年的机会,回国后选择留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又一个偶然的机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浙大设置考场,招收博士生。他本着陪室友试一试的心态去了考场,结果戏剧般地考上了。所有的规划,抵不过一次次偶然的机遇。

“与其每天纠结自己的未来规划,倒不如每个阶段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机会一旦出现,牢牢抓住。”一直读到博士时,王双印都是比较随性的,“本科生就把成绩搞好,研究生就把研究成果做好。”

从本科到博士,时间的积淀,也让他逐渐领悟到一种新的科研范式——拓宽知识背景,培养多学科的交叉思维。2010年,王双印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医学系博士毕业,在三年的时间里前往了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三所高校选择了高分子、机械和物理天文三个非化学学院(系),从事研究工作。

“在这期间,不仅仅是丰富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更希望能接触更多元的知识体系,以后开展科学研究时,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方法,通过学科交叉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王双印说。

多学科交叉攻破“缺陷”

从2002年到2013年的11年间,王双印去了7所高校,在6个不同的学院学习、工作过,跨度如此大的交叉学科背景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思维方法和科研模式,也为他在科研领域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一个材料而言,其原子排列相对于理想的状态总会有所偏离,这个偏离在学术上名为“缺陷”。在催化剂中,缺陷是普遍存在的,这也导致催化剂的性能会受到影响。

如何能够探究清楚催化剂中缺陷的作用机制,并可控构筑缺陷呢?

为此,王双印发挥自己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成功将物理、天文学科着重研究的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催化剂缺陷的可控构筑,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缺陷催化机制。他还首次自主设计等离子体反应器,实现负载型催化剂的普适、高效、批量制备,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解决了燃料电池催化剂批量制备的“卡脖子”问题。

热门的研究方向往往面临同质化的问题,缺乏区分度与辨识度。以冷门的视角研究热门的体系,开辟自己的研究特色,是王双印团队在进行科研选题时的一个重要考量。王双印成功打造了催化剂缺陷化学的特色标签,成为了催化剂缺陷化学领域的全球领跑者。目前,王双印团队正在朝着新的交叉方向前进,努力打造下一个研究“标签”。

“王教授常常强调交叉思维,要求我们运用交叉视角去选题做研究。”博士生严大峰说。课题组的研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辟新方向,每到这时王双印会特意请各个方向权威的专家学者讲座。“跟不同领域的专家深入讨论之后,能收获很多在文献或者数据上没有的知识。”

“王教授比我自己还要关心我的科研”

虽然科研和行政事务很多,但王双印坚持承担本科生的基础课。他讲授的《物理化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知识传统陈旧。为了让讲授的原理性内容、公式、逻辑性推导不那么乏味,他不断地往知识体系里面添加新的“养分”。

“学生都喜欢听新鲜的事,那就把课程里基础性的知识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结合起来讲,这样同学们就会睁大眼睛听你的课了。”王双印说。

课堂上短短四十分钟,课下却要下一番苦功夫。王双印有一套独家的“三看”法则用来备课:看专业书籍、看教学PPT、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他说,看专业书籍,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看教学PPT,能够突出讲课重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上课观感;看教学视频,可以学习其余老师的经验。

无论多忙,王双印总会花时间与自己的学生聊天交流,还会定期开组会沟通研究进展情况,一起探讨解决近期在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王双印的课题组里有4位老师、30多名学生,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但他都能清清楚楚地记得每个人做的课题,做到哪一步了。

“王教授是一个求真务实、工作努力,并且在创新和追求科研前线动力十足的人。”博士生陶李跟着王双印做研究已经第六年了,六年来,王双印在科研、学习、工作各方面对他悉心指导。“有好几次,王教授晚上十一点还在回复我的一些科研难题,感觉王教授比我自己还要关心我的科研。”提及导师,陶李满是感激。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