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上虞走出去的中科院院士徐如人,一生都在化学世界里探索……

来源:上虞日报      2019-05-06
导读:这是一位清矍儒雅的耄耋老人,今年88岁的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对化学世界的漫长探索,不断地攀登分子筛与多孔材料领域的高峰,将我国无机合成化学推向国际前列。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如人。

日前,在徐院士的家乡上虞下管镇,记者与专程赴家乡参加节会的徐老有了一面之缘。老人有科学家的严谨睿智、师长般的语重心长、又有慈父般的温暖平和、孩童般的纯净透彻,尽管交流短促,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image.png

人物简介:

上虞下管人。国际著名的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曾任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科学体系,4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先后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首届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模范教师”称号等,为我国分子筛多孔材料领域和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学科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50余篇,出版了16部学术专著。

经历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活 科学点亮了他的精神世界

  徐如人出身名门,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当过教员,办过学校,早年留学日本。父亲抗战期间任浙江省国民党省党部书记长,母亲曾执教于浙江省立高级助产学校并担任过校长。抗战爆发后,5岁的徐如人与2岁的弟弟随父母从家乡上虞下管辗转浙西南山区。抗战8年,他的童年生活、启蒙教育都是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中度过的。

15岁时,父亲去世,两年后,身为国民党首届民选立法委员的母亲受当时环境所迫,不得不跟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面对骨肉亲情的取舍和未卜的人生前途,徐如人和弟弟选择留了下来。

 image.png

上世纪50年代与弟弟合影

“当时战乱,我小学初中都没有机会好好读书,抗战胜利后回到杭州才读了两年比较正规的高中。1949年母亲去台湾那年我刚好高中毕业,我想考上海的大学,所以就选择留了下来。谁知直到1983年母亲离世,我们都没有见过面。”回忆往事,徐老双眼湿润,百感交集。

  在那段兄弟俩相依为命的岁月里,是科学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另一扇门,让无助的他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方向。1949年,徐如人考取复旦大学化学系,一年后转到上海交大化学系就读。“求学生活不易,没有经济来源,我就靠自己做家庭教师、打零工,勤工俭学,维持学业。”谈到那段艰苦的求学经历,徐老显得很平静,科学就像黑夜里的一束光,点亮了他的精神世界,而磨砺让他愈加坚韧,愈加珍惜学习生活的来之不易。

1952年,他听从祖国召唤,提前毕业投身工作。彼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急需各类人才。“我们那一届学生,大学才读了5个学期,所以基础并不扎实,我知道自身的不足,所以我后来拼命地学习,十倍百倍地努力,要将失去的知识补回来。”徐老谦逊地说。

image.png

在德国汉堡大学与W.Baclor博士做实验

  文革期间,徐如人遭到迫害,其家人也遭遇了不公正待遇。回首人生中损失的最宝贵的10年,他痛苦过、心焦过。但家国破碎的伤痛,文革中迫害的痛苦,都没有让他丧失信心,反而使他在后面的几十年里更加努力。他说,“个人的苦难不算什么,要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那才是作为科学家的使命。”

image.png

2007年,与英国皇家研究院院长在一起交流

参与创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

1952年,20岁的徐如人满怀对新中国那份热烈而澎湃的爱,年轻的心做出了不二选择:到东北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年的10月,他与其他大学生共1800人,乘坐由上海开往沈阳的列车,从长春站下车,奔赴东北各地支援祖国建设。

“我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然后又转乘马车,一路向北,来到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人民大学。从此,就是一生。”在东北,一待就是67年,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在遥远的他乡,谱写了一位科学家关乎信念、坚守、奉献的动人乐章。

  从大上海到大东北,从温暖优越的南方到天寒地冻的北方,需要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陌生的环境、迥然不同的饮食习惯、特殊的寒冷天气以及水土不服……初到东北,他不仅要承受艰苦的工作环境所带来的挑战,更需要承受大自然对生命的考验。但当想到支援国家建设的崇高事业,他的心中便充满了豪迈之情。很多从南方来的学生,最后由于地域、气候等原因都陆续离开了,他却选择坚守了下来,这一守就守到现在。

image.png 

建系之初学生用木板条拼成的实验台、用墨水瓶做实验

在老一辈化学家唐敖庆和关实之等人的直接指导下,徐如人参与了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的创建工作。

  化学系的条件十分艰苦,什么都是从零开始。“我们清理出地下室做实验室,用木板拼起来搭建实验台,废旧墨水瓶加入酒精改做成酒精灯,没有自来水就一桶桶去拎……化学系首届学生的第一堂实验课就是这样开课的。”60多年前的那段经历,仿如就在眼前,徐老十分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没有自己的教材,到东北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俄文,学习他们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那时候,我每天学100个俄语单词,拼命地学,拼命地背,一个月后,就开始翻译俄文教材,自己备课编教材了。”

image.png

80年代,徐如人在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image.png

80年代,徐如人在指导青年教师研究工作

  第二年,21岁的徐如人站上了化学系的讲台。“首次上台,面对台下150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生怕自己讲不出来。”徐老实话实说。建系初期,他先后承担十几门课,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为了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每一堂课都经过精心准备,并融入个性化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弄懂弄通。

image.png

在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创建六十年纪念大会上被授予“桃李满园”牌匾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从吉林大学首开我国无机合成化学课程、建立无机合成化学博士点,到教育部正式批准在吉大成立首个无机化学重点学科、建立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当年建系时不足百人到如今桃李天下,化学学科成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徐如人参与创建并见证了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从教66年,直到去年退休,他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科学家和优秀专业人才,其中,已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有3位。

image.png

徐如人、庞文琴与关实之(中)教授合影

  也是在吉林大学,徐如人遇到了一生的挚爱——我国著名化学家、无机化学重点学科主要带头人之一、吉大无机化学方向基础与专业课程和科研工作的创始人之一庞文琴,共同的兴趣和研究将两人彼此吸引,相濡以沫64年。2016年,徐如人将自己与妻子、孩子所作的26部专著全部捐献给了学校。2017年,吉林大学70年校庆之际,他又捐款500万元,设立徐如人、庞文琴教育基金。他捐出的不仅仅是夫妻俩一生的积蓄,更是作为科学家的“无我”的崇高情怀。而他却说:“我只是凭自己的良心做事,这也是一个老教师应该做的事。”

image.png

徐如人一家向学校捐赠著作仪式

“科学家一是做科研,二是要培养人。”徐老说,“我这辈子最高兴的是我的学生很出色。他们出国深造后,没有一个不回国的。回国,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image.png

2018感动吉林年度人物

执着于化学世界的漫长探索  不断攀登分子筛与多孔材料领域高峰

  每周一上午,88岁的徐如人总会准时出现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他缓步走进实验室,步伐虽慢但却踏实。他与往常一样,与学生们深入交流,每次谈到学术问题,马上就变得精神抖擞,充满激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科学的热爱。

image.png

2000年徐如人与爱人庞文琴受聘浙大兼职教授

  对于科研,他有一种勇于碰硬的拼劲。他认为做科研就要瞄准两个方向,一是前沿科技,另一个就是国家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等多个领域发展所需的分子筛催化剂大量依靠进口,于是,他将分子筛确立为自己研究的方向,从此,将生命和科学连在一起,在这个工业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始了40余年的漫长探索。

  在科学面前,他是忘我的。在分子筛的世界里,他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往往一头扎进实验室,一待就是半夜,饿了,把玉米饼在石棉网上烘烤一下充饥;渴了,随手拿起水杯喝上一口。他自己也说:“70岁以前,我很少在晚上12点前离开实验室。”

image.png

2001年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经过多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徐如人与他的团队取得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近20种含传统分子筛骨架元素Si,Al,P等以外的其他杂原子分子筛,用以研发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后以“Beta沸石晶化与新合成路线”“NH4Y的直接合成”等课题获得专利授权,支撑了当时我国石油加工工业的兴起。此后,又在国际上率先合成出四大类八个系列新型微孔晶体,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多孔材料科学的发展,成为引领分子筛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之后,他的团队又开发了具有特定孔道结构的计算机方法和软件,可以定向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超大孔、交叉孔道以及手性孔道的分子筛结构,预测了上百万种结构合理的假想分子筛,建立了假想结构数据库……

  如今,他又矢志创立新兴学科——凝聚态化学,向化学未知领域发起探索。去年,他在《国家科学评论》中发表《凝聚态化学:从无机材料到生物体》一文,认为:人类已创造出上亿种的化学物种与物相,在所有天然的和合成的无生命的材料以及在活的生物体中推动生物进程的生物材料,大都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凝聚态物质,是凝聚态化学的研究对象。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耄耋之年的他,又将写书作为日常工作,每天笔耕不辍。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写书,要为科研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

image.png

徐如人论著合集

少小离家老大回 家乡一直是魂牵梦萦的地方

4月25日,徐如人辗转5个小时,从长春专程赶赴下管,他推掉了杭州的会议,只为赴家乡的樱桃节之约。“我这是第三次来下管,第一次是2011年,第二次是2017年,每次来,都感到家乡的变化很大。”

“我的家乡在上虞下管,我一直未曾离开。”家乡始终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在下管,徐院士兴致勃勃地与他的学生们一起,摘高山樱桃、考察五彩米基地、体验山区民宿、品尝农家特色菜。这位88岁的老人被满满的亲情包围,仿佛回到了童年,笑得像孩子一样的灿烂纯真,眉角眼梢全是兴奋和喜悦。

image.png

与下管乡亲聊天

  小时候离开家乡还太小,家乡的印象很模糊,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在心头的分量越来越重。“这次接到家乡的邀请,徐老激动了好几天,尽管身体不适,仍早早地做好了回乡的准备。他说:‘我要积攒力量,回家看看。’”陪同徐老一起前来的吉林大学教授闫文付说。

image.png

与学生、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左一)在下管镇

  尽管远在东北,但徐老的心里始终有个愿望,就是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听说樱桃的保鲜难题难以解决,他立即电话他的学生,要研究樱桃的保鲜难题,延长樱桃保鲜期,增加附加值,推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化工是上虞的特色产业,而他从事的又是与化学有关的科研与教学,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家乡的发展有用,这或许正是他带学生们一起回家乡的用意所在。

  短短两天的行程,让他意犹未尽。他遗憾地说:“可惜我爱人不在了,她如果还在,我们在这里安度晚年,该多好。”临走时,徐老约定,今年10月,还要再回家乡。

image.png

在家乡上虞下管樱桃林

 

参考资

【1】微信公众号上虞日报(ID:syrbwx),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上虞走出去的中科院院士徐如人,一生都在化学世界里探索……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