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29人!2021年中科院化学部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附简介)

来源:化学加网      2021-08-02
导读:8月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共191人,其中化学部29人,分别是卜显和、曹荣、陈春英、陈永胜、迟力峰、方晓红、房喻、郭林、李隽、李峻柏、刘买利、刘 育、路建美、马光辉、马於光、毛兰群、乔金樑、帅志刚、田阳、王梅祥、谢素原、邢献然、杨震、俞飚、元英进、张德清、张万斌、周鸣飞、周翔。 以下为各候选人简介,化学加综合整理自中国化学会以及各高校院所官网,因时效性等原因如有错漏,敬请指出。

2021年中科院化学部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化学部.png


1627868393193632.png

卜显和

卜显和,男,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学院, 教授

学习/工作经历

1982.09-1986.07, 南开大学化学系,本科生
1986.09-1992.12, 南开大学化学系,硕士、博士生(导师:陈荣悌院士)
1990.10-1992.05,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药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生
1992.10-1995.11,南开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
1995.12-至今,    南开大学,教授
1998.06-1999.10,日本分子研究所/东京大学,访问教授
2004.01-2004.06,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裘槎(Crocher)访问教授

2004.10-2013.12,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 主任
2004.01-至今, 天津市金属与分子基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07-至今,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首任院长

研究领域和兴趣

无机化学-功能配合物化学

主要业绩

卜显和教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 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7年评为首批天津市杰出人才。担任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晶体学会小分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快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化学》《中国化学》《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结构化学》《应用化学》编委;Dalton Trans、Aggregate等期刊顾问编委。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卜显和长期从事配位化学研究,在配位聚合物精准合成、结构性能调控、功能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系统的原创性成果。建立以配体设计为引导的配位聚合物构筑方法,提出多层次调控策略,揭示结构性能规律,实现从结构控制到功能导向系列新体系的构建。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dv. Mater., CCS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引20000余次,H因子87;成果被编入《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I》等十余部专著与教材。主编《配位聚合物化学》 (240万字,科学出版社) 等专著,副主编《配位化学》教材,参与撰写其他专著与教材5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2018)及一等奖2项(2011、2002)。培养研究生百余名,其中2人获国家杰青,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0余人成长为教授。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担任一至七届亚洲配位化学大会(ACCC)国际顾委,在国际配位化学大会(ICCC)等做特邀报告。作为大会组委会主席承办2012年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2016年第十四届固体化学与无机合成会议(获中国化学会优秀学术交流组织奖)等。

 


曹荣

曹荣,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

学习/工作简历:
1981.9-1986.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本科学生,学士学位
1986.9-1993.2: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
1993.2-1994.7: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1994.7-1996.8: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系,研究助理/博士后
1996.8-1998.2: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1998.2-2000.3: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并于1998年11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0.3-2002.4:日本名古屋大学物质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做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博士后研究员
2002.4-至今: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并于2002年9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百人计划”、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
2003.3-2008.9: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9- 2013.9: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所长
2013.9至今: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
2018.5至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兼)
2018.10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院长(兼)
2020.1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主任(兼)

研究领域和兴趣

多孔材料及纳米催化

主要业绩

曹荣长期从事多孔材料合成化学与应用性能研究,针对多孔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功能化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形成了功能导向结构设计和调控的多孔材料合成方法及多孔材料与纳米材料交叉两个特色研究领域,在稀土-羧酸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调控、柔性配体构筑的多孔复合功能配位聚合物、多孔配位聚合物复合贵金属纳米粒子高效催化材料、氢键有机框架化合物、功能薄膜的制备等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以第三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奖二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以第二完成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一项等。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00多篇,他引16800多次, H-index 66,其中30篇论文他引超过10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近百名。化学加,加你更精彩!2014至2018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化学),近十年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及邀请报告40多次,担任Crystal Growth & Design 副主编,《化学进展》副主编,《科学通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过程工程学报》、《结构化学》等杂志编委,Mater Chem Front、Inorg Chem Commun等学术期刊顾问编委。承担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点项目、面上和青年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重点部署项目,福建省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


陈春英

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经历

2018-今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8-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
2019.10-11 澳大利亚生物纳米科学卓越研究中心(CBNS)及其会员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莫纳什药物科学研究所等),客座教授
2015.07-08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交叉学科纳米科学中心,客座教授
2006-今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01-2002 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诺贝尔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1998-200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6-1998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1996 华中理工大学 (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和兴趣

纳米化学,纳米生物界面,纳米医学,环境健康效应, 构建精准纳米药物用于恶性肿瘤治疗和纳米疫苗佐剂

主要业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纳米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骨干成员。长期从事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评价、新型医用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疫苗纳米载体与佐剂应用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为阐明纳米材料的毒理学性质、化学与分子机制、探索纳米药物以及安全性评价体系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基金委“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16),国家基金委“十一五”优秀成果 (2011)等。研究成果在Nature Nanotech., Nature Methods, Nature Commun., PNAS, JACS,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引用>2.8万次,H-Index为87。2016年被Nature Nanotech.评价为该领域Leading Scientist (引领科学家)。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8项,国际授权PCT发明专利1项(美国、欧盟、日本)。主编中英文专著6部,分别由英国RSC、德国Wiley和科学出版社出版。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排名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2019年作为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集体的“突出贡献者”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2017、2014年分别入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学家”;2019年获得“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2017年获中科院第五届“十大杰出妇女”;2014年获“中国十大青年女科学家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Thomson Reuters公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学家”;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1年被评为“中国标准化杰出人物-创新人物”;2008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陈永胜

陈永胜,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教育及科研经历:

1980.9-1984.7 郑州大学 化学
1984.9-1987.6 南开大学 化学
1993.9-1997.6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博士
1997.8-1999.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肯塔基大学 博士后
1997.7-1999.8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肯塔基大学 博士后及研究员
1999.8-2002.2 美国Cymerg公司高级 研究员
2002.3-2004.4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DSC国家实验室 高级研究员
2010.6-今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讲座教授
2004.4-今 南开大学 教授

荣誉和奖励

2010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年获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
2015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2017年入选首批天津市杰出人才
2014-2021年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
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科研成果与代表作

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和碳纳米材料的相关研究,在绿色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陈永胜提出了具有确定分子结构的高效有机光伏材料设计理念,多次刷新了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光电转换效率世界记录;提出了“三维交联石墨烯”高分子体相材料的构筑理念,所发展的三维石墨烯材料在从4到1200K的温度区间展现出独特的光、电、磁性能,并首次实现了宏观光驱动。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共发表论文350余篇,总引用50000余次,其中在包括Science, Nature, Nat. Photonics, Nat. Electron., Nat. Commun.,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Nano Lett., Adv. Mater.期刊上发表50余篇,并有5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top 1%),6 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总引用数>40000次,H因子96(2019年9月,Google Scholar),2014-2019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目前担任《Carbon》、《中国科学-化学》、《中国科学-材料》、《化学学报》、《2D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期刊的编辑或编委。


迟力峰

迟力峰,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表界面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02-1982/01,吉林大学,物理系,学士
1982/02-1985/01,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导师:李铁津
1985/09-1989/12,德国哥廷根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导师:Dr. Moebius, Prof.Dr. Troe
1990/01-1991/03,德国美茵茨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Helmut Ringsdorf
1991/04-1993/03,德国巴斯夫公司,博士后,合作导师:Harald Fuchs
1993/04-2000/12,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资格(等同于助理教授)
2001/01-2003/12,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私人讲师
2003/01-2011/12,吉林大学化学系,双聘教授
2004/01-2014/03,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2/03-至今,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

荣誉和奖励

1.国家杰出青年(B类)
2.江苏省双创人才
3.ACS Nano Lectureship Award
4.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迟力峰教授在物理化学领域长期从事界面与分子相互作用对分子组装及反应调控的机制研究,揭示了分子组装和单键反应的规律,从单分子层面上获得了对表面物理化学过程和表面在位化学反应的新认知。她率先提出利用界面和动态过程调控分子聚集的方法,构建宏观尺度下亚微米周期性结构,为解决组装体系难以长程有序的基本科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金属单晶表面的结构及催化效应,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正构烷烃的聚合,提出了分子在表面上选择性活化和偶联的新策略。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究任务项目等。截止目前在包括Science, Nature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为9本专著撰写章节,主编Wiley纳米丛书专著一部,主编《中国科学》表面分子与超分子专刊一册,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方晓红


方晓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专业领域

生化分析

学习/工作经历

1986.09--1990.07 武汉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 大学本科
1990.09--1993.07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3.09--1996.07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1997.04--1998.03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8.04--2001.12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研究助理
2001.12--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5.09- 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2年)
2.中科院十大杰出妇女(2006年)
3.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
4. 中国化学会首届中国女分析化学家奖 (2015年)
5.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在单分子分析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系统性、创新性成果:建立了多种定量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动态变化的单分子研究新方法,发现了化学调控细胞信号转导新的分子基础。如提出DNA核酸适体-蛋白质单分子力谱法,为核酸适体分析化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利用高亲和力的核酸适体探针,发展疾病诊断治疗新技术,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和候选药物;建立活细胞蛋白质化学计量比分析和单分子运动显微成像分析新方法,提出细胞信号转导蛋白激活与转运的新机制,发现小分子药物与纳米材料调控细胞信号的新功能。化学加,加你更精彩!相关成果在PNAS,JAC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两次担任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所发展的单分子水平分析新方法为生物学、医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先进的研究工具;应用单分子方法,在细胞信号传导及其化学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科学发现,为推动活细胞单分子水平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曾担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等, 现任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化学会第29、30届理事会理事, 积极组织和参与相关活动;自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作为共同分会主席组织每届化学会年会的纳米生物分会;为纳米生物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2014年成立以来,两次荣获化学会优秀分支机构奖, 并获2019年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应邀担任Science China-Chemistry、Chinese Anal. Chem.、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等国内办的SCI期刊编委, 为办好学术期刊、促进学科发展出力;已指导毕业博士和出站博士后40多人,为学科发展培养教授、副教授、青千等人才。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与人类健康”委员会国家代表(2018-2019)、衔称委员(2020-2021),应邀担任美国化学会Anal. Chem. 副主编,SCI国际期刊Int. J. Nanomed. 、ChemPhysChem等编委,为化学会的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房喻

房喻,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02-1982.01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士
1982.02-1984.08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助教,物理化学
1984.09-1987.06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师从孙作民教授,由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期间晋升讲师
1987.07-1993.06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破格),物理化学
1987.07-1995.02 英国 Birmingham 大学化学系,Research Assistant,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工程实验室,生物大分子
1995.03-1998.02 英国 Lancaster 大学高分子科学中心,高分子科学,PhD Student,师从 Ian Soutar 教授,期间获海外杰出研究生奖学金(ORS Award),2018 年 3 月获授哲学博士学位
1998.02-1998.07 英国 Lancaster 大学,Research Fellow,高分子中心短期工作
1998.08-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期间曾经担任化学系主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职务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房喻教授长期从事薄膜基荧光传感和分子凝胶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部 863重点、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重点国际合作、国防 973 课题、教育部财政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项目 30 余项,在 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t. Commun.、Chem. Soc.Rev.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 24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40 项。作为主持人先后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 项,获郎迪森中国软物质研究杰出贡献奖、陕西化学杰出贡献奖。培养的学生 1 人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5 人获陕西省优博论文奖,1 人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 人入选国家博新计划,2 人获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生一等奖,3 人获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生二等奖。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在科学研究中,坚持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研究,并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研制的隐藏爆炸物、毒品、BTEX(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荧光传感器和探测设备实现了工业生产和规模销售,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持研制的软模板基轻质高强聚苯乙烯材料(STPS)完成了技术转移,正在组织工业放大。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房喻教授为我国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出任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两个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也曾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段化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2)房喻教授是国家级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物理化学精品课程主持人,推动实施了西部地区物理化学教学团队与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的交流合作,承担了多项物理化学教学改革课题,推动了我国区域物理化学人才的培养,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房喻教授带动或直接推动了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0.4%,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前0.5%,化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学科行列。房喻教授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房喻教授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表现如下:(1)积极参加并承办中国化学会及其下属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2)曾任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 10 年,现任陕西省化学会名誉理事长,积极参加并组织隶属陕西省化学会的各项区域性学术活动,助力中国化学会发展,获陕西省化学杰出贡献奖;(3)连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影像科学与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化学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任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报》和《应用化学》杂志编委。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房喻,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019
2. 房喻、刘静、彭军霞、刘凯强、丁立平、辛云宏、刘太宏、彭浩南、晏妮、蔡秀琴、陈香李。分子凝胶基材料的创新制备与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18,壹等奖
3. 房喻、丁立平、辛云宏、刘凯强、何刚、刘太宏、彭军霞、张淑娟、吕凤婷、严军林、薛敏。环境敏感材料创制的科学基础与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13,壹等奖
4. 房喻、张颖、刘守信、胡道道、刘凯强、王公正、刘静、彭军霞、夏慧芸、薛敏、杨菊香。凝胶类软物质的设计制备及其模板效应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09,壹等奖
5. 房喻、何刚、崔红、王红月、曹源、丁立平,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专利奖,2015
6. 房喻,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软物质研究杰出贡献奖,2019


郭林

郭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学习/工作经历

1981.09-1985.07,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生
1985.07-1989.8, 吉林林学院基础部,教师
1989.09-1992.07, 吉林大学化学系, 研究生
1992.07-1994.2, 吉林林学院基础部,讲师
1994.03-1997.02,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中心,博士生
1997.03-1998.12,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9.03-2000.03,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2000.03-2008.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教授
2008.06-2020.0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研究领域和兴趣

纳米材料化学

主要业绩

郭林,1964年10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博士后。曾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低温物理研究所做“洪堡学者”。200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校长直聘教授, 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国家基金委材料工程学部材料评审组成员。化学加,加你更精彩!研究方向集中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微结构表征和特性研究方面。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化学、材料领域重要期刊(如: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dv. Mater.,Nanoletters)等上发表260余篇SCI收录论文。指导的博士生的论文2篇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 1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第一获奖人,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李隽

李隽,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2007/01-至今,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1/11-2007/01,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科学家、资深科学家
1995/01-2001/10,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研究科学家
1994/01-1994/12,德国西根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2/02-1993/12,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化学部,副研究员
1988/12-1992/02,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
1988/08-1988/11,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讲师
1985/09-1988/07,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硕士
1982/07-1985/08,陕西理工大学,子弟中学,教师
1978/10-1982/07,陕西理工大学,化学系,学士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主要学术贡献有:发现锕系元素与惰性气体的化学成键(Science 2002);发现金-20纳米簇的四面体结构及其动态催化性质 (Science 2003);与实验工作者合作提出“单原子催化”新概念 (Nature Chemistry 2011),合作发现硼的类石墨烯和富勒烯团簇(Nature Chemistry 2014;Nature Commun. 2014),合作发现元素周期表中+IX最高氧化态和稀土元素+V氧化态(Nature 2014; Angew Chem.2016)等。在SCI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在Science、 《美国科学院院刊》、《Nature》及其子刊、《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英国《化学科学》六类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10篇,论文引用20000余次。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李隽教授于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被聘为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长期从事计算化学、量子化学、理论无机化学、重元素化学和计算材料化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清华大学开展《理论与计算化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12年,取得了突出成绩,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并于2012年和2018年两次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荣誉称号。培养了二十几位理论锕系化学和计算催化科学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和博士后,其中8人先后获得“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二十位毕业生目前分别担任国内高校、中科院研究所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理论和计算化学方面的教师和研究员,为我国化学学科建设及发展做出了贡献。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作为一名教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做到为人师表。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其全面发展,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严格执教、严谨治学,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注重学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科研工作者。李隽教授早在1987年就作为青年会员加入了中国化学会,2007年全职回国后成为中国化学会会员,以后积极参与和组织中国化学会的学术活动,曾作为会议主席组织2016年“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目前主持承办2020年“中国化学会理论化学专业委员会会议”和“第32届中国化学会年会”的电子结构分会的主席。此外,他还担任一些中国化学会期刊杂志的编委,为推动和提升中国化学会科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瞬态新奇分子的光谱、成键和反应研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周鸣飞,李隽,王冠军,陈末华,龚昱
完成单位:复旦大学化学系,清华大学化学系


李峻柏

李峻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 1982年9月–1986年7月, 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学士
• 1986年9月–1989年7月, 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
• 1989年9月–1992年12月,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 1993年1月–1993年12月,希腊国家研究与工程基地, 博士后
• 1994年1月–1996年1月, 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 博士后
• 1996年2月–1999年3月, 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 1999年3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李峻柏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生物小分子和生物马达蛋白的可控组装。他从生物分子活性和分子间作用的基本规律出发,构建了系列生物功能单元组装体,提出了界面调控与分子间作用驱动相结合的新策略,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在国内外胶体与界面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创建的压力-过滤-模板组装技术,实现了在微纳米尺度人工构建柔性管,并在内壁成功地修饰线性生物分子马达,用组装方法模拟了生物分子马达蛋白在体外的物质运输,也用于体外的病毒分离。该方法相继被国内外100多个研究组采纳和使用。他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短肽在生物体系中从小分子到聚集体的胶体化学研究。创建了原位、快速和冷冻相结合的光学检测方法,将短肽从小分子聚集组装成超长纤维,及转变成单晶结构的动态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在体外建立了研究生物体内神经退化疾病形成的分子机制模型;他进一步从植物中提取了决定光合作用能量转换效率的两种关键蛋白-光系统II和ATP合酶,通过界面调控、优化重组增强了ATP合酶的合成效率,实现了光能的高效能量转化。近两年连续得到Nature Rev Chem、Acc Chem Res、Chem Soc Rev和 Natl Sci Rev 邀请撰写综述,引领国际上该领域研究。发表SCI通讯作者论文300余篇,被Science、Nature及子刊等他引12000余次。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李峻柏长期从事胶体与界面科学前沿研究,最先开展了通过分子组装构建生命结构单元的相关研究。二十多年来胶体界面科学领域主要专注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改性、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及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李峻柏独辟蹊径,聚焦胶体与界面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前沿,持之以恒,发展了系列新的组装方法。他从简单模拟生物膜结构,逐步扩展到构建复杂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类细胞体,实现了生命结构与功能单元的体外模拟,为胶体与界面科学的应用研究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建立了以组装化学为途径、以物理化学机制调控为手段的生物合成的系统方法,为胶体与界面学科创建了新平台,开辟了胶体与界面学科新方向。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在模拟细胞表面信号传导和能量转化方面进行了开创性(pioneering)研究。长期担任国际胶体与界面学术期刊Colloids Surf A主编,以及J Colloid Interface Sci和«化学学报»等数个国内外期刊顾问编委。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带领团队晋升为中科院胶体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长期担任室主任。他曾主持数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为我国胶体与界面学科发展和推动国际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化学加,加你更精彩!李峻柏研究员长期积极参与中国化学会的各项活动。1996年回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本学科的发展,积极推动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学科组的建设,并担任副组长。在学科组转为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至2018年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多年来,他数次在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专业委员会会议上做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在国际上他连续20余年担任国际胶体与界面学会常务理事,努力促进国际胶体与界面学会与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的各项合作与国际交流,是亚洲胶体与界面学会创建人之一。


刘买利


刘买利,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学习/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1998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3年至2015年,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至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
2012年至今,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8年至今,任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武汉磁共振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和兴趣

分析化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主要业绩

刘买利主要从事生物核磁共振(NMR)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创造性成果如下:
1. 创建了抑制效率>10^6的水峰抑制方法W5,为生物NMR研究提供了“最好的单一技术”和“标准方法”;建立了“回收效率接近100%”的水峰下信号获取方法RECUR,多维非均匀快速采样数据的谱图重建技术GFFT,噪声及伪峰的抑制技术NASR,灵敏度增强的13C-NMR定量分析技术Q-DEPT+、Q-POMMIE等。拓展了在分子水平上开展生物NMR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提出了“分离谱峰,不分离样品”的策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重叠NMR谱系综分离方法:建立了无需化学分离就能分别获得小、大分子的一维和多维NMR谱的扩散-弛豫加权法DIRE;建立了最高量子滤波的多维谱方法MAXY,实现了不同官能团的1H和13C-NMR谱的选择性检测。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在DIRE和MAXY基础上,建立了多种高效测定结构和动态参数的方法,使灵敏度提高了4倍、梯度场效率提高10倍,为解决“大分子扩散系数测定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为复杂生物样品的NMR直接分析、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3.针对性地建立了分析弱相互作用、共结合和竞争结合的模型和NMR测定方法;建立了表征药物亲和力强弱的指标C50和基体个体差异影响相互作用的参数;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活细胞内生物分子结构和相互做用的NMR方法和应用研究,阐明了细胞中NMR谱线增宽的机制,证实细胞中钙调蛋白激活的分子机制等,推动了活细胞NMR研究的发展。
4.积极倡导并践行谱仪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研制新仪器并开拓应用范围,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化学加,加你更精彩!研制出了把电子能量转移到原子核以提高灵敏度的脉冲式动态核极化-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装置,其中1H增强达到170倍;在300-500 MHz NMR谱仪研制及产业化中发挥了作用,实现了“国产高场NMR谱仪从无到有的突破”,该仪器已在国内销售70余台套;参与研制成功了激光抽运超极化129Xe用于肺部磁共振成像仪器系统,其信号增强倍数达到5万,获得了常规技术难以得到的与肺部疾病、气血交换等有关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曾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研究”专项专家组成员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现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发表SCI论文25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6件。成果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image.png

刘育

刘育,教授,男,1954年生,1991年获日本姬路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进入南开大学任教授,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7年被授予天津市授衔专家,2000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0年中国侨界贡献奖,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6年和2011年分别两次任国家973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在有机超分子化学和纳米超分子化学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0多篇,论文SCI他引15000多次,h-index: 62,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做大会邀请报告25次。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8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 等奖3项,二等奖3项,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1项和国家”十一 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环糊精和葫芦脲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Supramol.Chem.,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Asian J. Org. Chem., 等7种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合成受体的分子组装和纳米尺度超分子聚合体的构筑、超分子技术在分子制药中的应用、分子识别与组装的热力学起源

教育及科研经历:

1974年-1977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本科

1977年-1986年,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合成室助理研究员

1986年-1991年,日本姬路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博士

1991年-1992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1993年至今,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

荣誉和奖励

1993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7年,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授衔专家

1998年,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2000年,教育部特聘教授,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2年,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奖

2003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路建美

路建美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化工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科技部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获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专家、“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共13项。35年来一直致力于微纳环保功能材料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针对国内外环保治理的三大难题:1)高浓度污染物处置及资源化;2)低浓度污染物深度处理至无害化排放,3)多进制材料及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发明一系列三维网络空间吸附新材料及多元催化剂并形成一体化装备,取得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系统性成果。化学加,加你更精彩!路建美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及其它省市各级纵向科研项目36项,实现产业化项目32项;创建了发改委和科技部两个国家级平台在内的各级环保新材料及新技术研发平台共12个;研究成果已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5项;已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5项及中国发明专利76项,获“江苏省优秀专利奖”和“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奖”。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Funct. Mater.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论文超过413篇,H因子45。合编著作2部,并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编写《可控结构高分子吸附材料》专著,受英国皇家化学会邀请为《Electronic Memory Device》撰写章节。作为指导教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获首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


马光辉

马光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2001年),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国际期刊J Microencapsulation、IEC Res等期刊编委,Particuology、Eng Life Sci领域编辑。 研究方向为均一生物微球和微囊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工程和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用于生化分离、药物载体、免疫佐剂(疫苗递送系统)、细胞培养微载体等创新产品。在Nat. Mater., Nat. Biomed. Eng., Sci. Adv., Nat. Commun., JACS, Adv. Mater.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他引超过12000次,3篇论文先后获得Elsevier出版集团 “Highest Cited Original Research 2006 Awards”,“Top 50 Highly Cited Articles by Chinese Mainland Authors (2006-2010)”,“Top Cited Paper for 2010 and 2011”奖励。化学加,加你更精彩!出版中英文专著11部,撰写学术书章节22篇,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师手册《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中国学者首次参加撰写)。中国发明专利授权88项,国际专利授权12项,专利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外500多家单位得到应用。 主要获奖情况: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年),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2014年)。


马於光

马於光,男,1963年生,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2001年、2008年分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特长光电材料物理化学、激发态光谱学和合成化学。从事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重要学术贡献包括:(1)提出并论述了利用磷光材料提高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原理,"开拓了一类大幅度增加器件效率的材料体系";(2)发现了被命名为X-聚集的发光效率最高的分子排布方式,"交叉的分子堆积实现了有机分子的高效率蓝光发射";(3)发明有机发光薄膜的电聚合方法,"这个技术可能发展成用于有机全彩色显示的RGB图案化的新技术,在工艺的简单性和成本方面要优于目前的技术。"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作为负责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机聚合物光电信息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问题及高效率器件研究)以及973项目子课题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4500余次。 

教育与工作经历

1. 1981年9月-1991年7月,吉林大学 化学系,本科、硕士、博士

2. 1991年7月-1993年9月,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系,博士后

3. 1993年11月-1998年9月,吉林大学 副教授

4. 1995年7月-1996年7月,1998年1月-1998年7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5. 1998年9月-今, 吉林大学,教授

6. 1999年6月-2000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教授

7. 2006年7月-今,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8. 2012年9月-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20210124161147214698005014.jpg

毛兰群

毛兰群,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起,曾先后于日本BAS公司任职和东京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2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分析化学的研究,在活体分析化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界面电子转移对活体传感选择性的调控规律,提出了原电池型氧化还原电位分析法,实现了生物分子活体原位在线检测,开辟了活体电化学传感分析新途径,推动了活体分析化学的发展。化学加,加你更精彩!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带领团队入选“面向活体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Nature Commun.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应邀在Acc. Chem. Res.、Chem. Soc. Rev.等期刊撰写综述多篇。所创建的分析方法先后被10余家单位使用。以第一完成人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image.png

乔金樑

乔金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分别在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兼任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副理事长和聚烯烃分会会长,是中国化工学会首批会士。已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350余件,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2项。还获得亚洲化学联合会“经济发展杰出贡献奖”、中国化学会“化学贡献奖”和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等。


帅志刚

帅志刚,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

理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9,9 – 1983,7:中山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3,9 – 1984,12: 暨南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研究生,导师:黄念宁
1985,1 – 1986,7: 武汉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导师调动),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6,9 – 1989,7: 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导师:孙鑫
1989,8 – 1990,2: 复旦大学,物理系,孙鑫教授课题组,研究助理
1990,3 – 1992,12: 比利时蒙斯大学,新材料化学实验室,博士后
1993,1 – 1997,12: 比利时蒙斯大学,定期合同制,研究科学家
1998,1—2001,12: 比利时蒙斯大学,无止期合同,研究科学家
2002,1 – 2008,4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百人计划)
2008,5 – 今: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帅志刚提出了分子聚集体中激发态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有机发光的新原理,所开发的计算化学软件得到产业化。他的研究工作具有理论紧密结合实际的鲜明特色。帅志刚将密度矩阵重正化群方法推广到量子化学,给出了决定聚合物发光与否的低激发态排序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被国际同行认为是量子化学密度矩阵重正化群的开创性工作之一;他提出了有机电致发光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超过25%的极限,得到众多实验支持,不仅丰富了传统的光物理知识,同时在高效发光材料设计中已经得到了应用,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提高有机发光效率的基本物理模型;聚焦于激发态的振动弛豫这一理论难题,他发展了含时的振动关联函数方法,通过解析推导,得到了激发态跃迁的速率公式,定量地阐述了分子聚集对发光包括有机磷光过程的影响;针对实验上长期以来对有机半导体中电荷传输机制的局域与离域的争端,提出了局域电荷蛙跳过程的“量子核隧穿”模型,该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的电流-电压关系给出统一的描述,具有普适性,所得到的关于动态无序不影响迁移率和负的同位素效应这两个推论均得到后期实验的证实,基于该模型所发展的计算方法得到的迁移率数值更合理。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他已经发表了400余篇SCI论文,被引用2万余次。帅志刚用所开发的激发态速率计算方法去定量阐述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有力地提升了AIE的影响力;他首次证实石墨二炔是直接带隙半导体,并指出石墨炔的电子传输性能有望超过石墨烯,有力地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他所开发的计算程序获得商业化应用。帅志刚的理论与计算研究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发展。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帅志刚,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结题优秀(前20%),2004年
帅志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
帅志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
帅志刚,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科学奖,2012年
帅志刚,法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讲座奖(法-中奖),2018年


image.png

田阳

田阳,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和博士,东京大学博士后(JSPS)。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1 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 年获得日本化学会 “The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其课题组致力于活性氧及氧化应激过程的分析化学研究。以活性氧及与氧化应激过程密切相关的生物小分子如氢离子等为研究对象,针对活性氧及氧化应激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基于双重识别设计与无机-有机复合表界面的研究,建立了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活性氧及氧化应激相关分子的分析新方法;利用所发展的分析方法,发现了细胞释放活性氧与胞内 pH、金属离子等的关系;率先研究了氧化应激模型下、鼠脑中活性氧等生物小分子的浓度变化与生理病理活动的关系。化学加,加你更精彩!近年来,以通讯联系人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包括 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Chem.-Eur. J.、Chem. Commun. 等。


王梅祥

王梅祥,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工作经历

1979.09-1983.07,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学生
1983.08-1986.08,北京有色金属总院,职工
1986.09-1989.07,中科院化学所,硕士研究生
1989.07-1992.03,中科院化学式,博士研究生
1992.-4-2009.05,中科院化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9.05-现在,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1.全新功能化大环分子杂杯芳烃 (heteracalixaromatics)、冠芳烃(corona[n]arenes) 和锯齿型环带(芳)烃分子 (beltarenes) 的设计与合成、结构与反应、识别与组装

2.阴离子-pi非共价相互作用

3.高价有机铜化学

4.基于叔烯酰胺合成子的有机杂环合成反应方法

5.对映选择性生物催化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主要业绩

建立与发展了杂杯芳烃、冠芳烃的大环与超分子化学,在阴离子-pi非共价作用、高价有机铜化学、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方面获得成绩,最近在锯齿形环带(芳)烃的合成、结构与性能方面获得研究进展。

荣誉与奖励

2006   礼来公司“礼来科研成就奖”(Eli Lilly & Company, Scientific Excellence Award)

2005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第三届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专业委员会有机合成创造奖金奖”

2004   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

1999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   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8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19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


谢素原

谢素原,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

无机化学

研究兴趣:特殊结构富勒烯的合成、性质及其在超导和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碳簇材料的结构和形成机理,高效液相色谱和表面质谱分析,碳基纳米团簇材料(纳米管、石墨烯等)的合成及其功能化。

学习/工作经历

1984/09–1988/07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 化学 学士
1988/09–1989/08 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 化学 硕士
1989/09–1991/0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化学 硕士
1991/09 – 1996/08 福建省三明市环境监测站 分析化学 工程师
1996/09–1999/08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无机化学 博士
1999/09–2001/05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讲师
2001/05–2004/05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2003/11–2005/05 美国克莱姆森(Clemson)大学化学系 访问学者
2004/05–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富勒烯作为一类重要的碳团簇自从1985年被发现后,曾经历一波又一波的研究热潮,取得了许多突破,富勒烯的发现者们也因此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重要的科学难题相继出现,例如富勒烯的形成和应用的问题,世界上许多研究小组因这些难题而纷纷退出了富勒烯的研究,加上九十年代初出现的碳纳米管(2004年后又出现了石墨烯),使富勒烯的研究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降温。化学加,加你更精彩!而谢素原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富勒烯领域,面对遗留在富勒烯科学中的重要难题,他能持之以恒地研究了20多年,解决了新型富勒烯稳定化的重要难题,实现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富勒烯(氯化物或氢化物)的合成。 谢素原教授围绕具有相邻五元环的新型富勒烯合成的整体成果进入国际领先行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分别为第一和第三完成人)。迄今发表的170多篇论文中,有8篇发表在Science及其子刊(2)和Nature子刊(6)。同时,他还延伸了富勒烯宏量合成与分离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基础,实现了富勒烯工业化生产。为推动富勒烯的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虽然富勒烯的可能结构很多,但迄今被合成的不足万分之一。谢素原总结了稳定新型富勒烯的基本原理,确立了合成违背“独立五元环规则”的新型富勒烯的方法─笼外衍生法,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富勒烯的氯化或氢化物,系列工作例证了新型富勒烯合成(稳定化)的瓶颈得以突破,催生了围绕笼外衍生合成富勒烯的新研究方向,该方向被J. Mater. Chem.的总主编Martín教授在Chem Commun(49,1039)的视角文章中评价为nowadays a hot topic in fullerenes science Martín教授在Chem Commun(2013,49,1039)的视角文章中评价为nowadays a hot topic in fullerenes science “当今富勒烯科学的一个热点”。 例如,关于小富勒烯C50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期刊发表后,两位因发现C60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斯莫利和克罗托教授分别评价道“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它是一项具有重要影响的漂亮结果”。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他长期从事《无机化学》教学工作;担任中国化学会旗下的《无机化学学报》期刊编委;担任过第473次香山科学会议“结构与功能:团簇化学发展的挑战与机遇”(2013)会议主席;以中国化学会会员的身份参加第246次ACS meeting (2013)、环太平洋化学大会(Pacifichem 2015)、华人无机会议(2015)、全国物理无机会议(2016)等大会并作大会报告。在《科技纵览》撰写“团簇:认识微观物质世界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碳团簇的新成员:首次精准合成的碳锥分子”的科普文章。基于谢素原教授多年的科研工作,撰写了《Morden Inorganic Synthesitic Chemistry》的富勒烯合成化学专章;编著了《富勒烯:从基础到应用》一书,全面介绍富勒烯的的发现、结构、合成、分离、形成机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高分子化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对富勒烯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作了回顾与展望。在研究中他能勤奋谦虚,治学严谨,注重研究质量和系统性;追求真理,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为人坦诚,作风正派,富有奉献精神。为此,他先后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和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


邢献然

邢献然,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固体化学研究所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等。1988年在安庆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94年3月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之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5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年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Chemical Communications期刊顾问编委、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稀土学报》(中、英)等期刊编委。 一直从事固体化学教学研究工作,在固体新物质的合成、负热膨胀与物性、晶体结构与磁结构等取得系统性、创新性成果。作为大会主席主办国际固体/材料化学学术会议4次,国际及区域性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40余次;主持系列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创新团队等项目。化学加,加你更精彩!近年来充分利用大科学装置和现代研究方法,在固体新物质的合成、晶体结构、局域结构、磁结构,以及负热膨胀和新物性的关联等国际前沿领域做了系列工作。发展了固体化学合成新方法——“化学压力”法,基于无机合成的途径调控化学压力,制备常规条件下难以合成的功能固体。发现铁电负热膨胀,提出“铁电热致收缩”概念,开辟负热膨胀领域新方向。建立了固体局域结构调控物性的方法,成为国际上用全散射技术揭示固体的局域结构、化学成键和功能物性的主要研究小组之一。发表Science论文1篇、J. Am Chem Soc.论文15篇、Phys.Rev.Lett.论文5篇,期刊论文300余篇。目前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其中教育部科技奖励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PCT一件。


杨震

杨震,博士,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1982和1986年在沈阳药学院制药系化学制药专业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1989-199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黄乃正院士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 1992-1995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K. C. Nicolaou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1995-1998年在该研究所任助理教授。1998-2001年在哈佛医学院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任研究员。2001-至今在北京大学任教,致力于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在Nature及其子刊,JACS,ACIE和OL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百篇,并申请多项专利。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78年7月至1982年7月 沈阳药学院制药系化学制药 学士
1983年7月至1986年7月 沈阳药学院制药系化学制药 硕士
1989年7月至1992年7月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 博士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至1989年7月 沈阳药学院制药系 助教
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 美国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博士后
1995年7月至1998年7月 美国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助理教授
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 哈佛大学医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长江特聘教授
2009年9月至今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教授
2008年3月至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教授,院长
2011年5月至今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研究员
2018年1月至今 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副院长
2020年7月至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常务副院长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杨震教授近年来完成了30多个具有重要活性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其中大部分为国际首次全合成。在此过程中建立了新的合成策略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他在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已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特别是在降三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方面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代表性工作包括:1)竞争性地完成了复杂天然产物Schindilactone A和Maoecrystal V的首次全合成,并建立了结构多样性导向合成降三萜类集成合成策略;2)首次发现了硫脲-钴和硫脲-钯催化的Pauson-Khand反应和铑催化的【3+2】环化反应,并成功地应用到立体选择性地构建季碳手性中心;3)突破来源瓶颈,建立了规模化制备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中间体的策略,实现了具有抗肝癌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Antrocin的规模化制备新策略。该工作促进了有机合成化学和有机合成方法学的进步与发展,为进一步研究该类重要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构架关系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合成方法和策略。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自2004年起,杨震与吴云东,邓洪魁和叶涛教授一起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立了北京大学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是我国在该领域的首个该领域的实验室。该实验室2006年获得了我国第一个化学基因组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此基础上,2008年建立北京大学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杨震任院长。该学院实现了从事化学与生物学的师生在同一屋檐下工作理念,建立了以交叉学科融合为特色的科研和教学的平台。自2016年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广东省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广东省化学生物学”开始联合申请“省部共建国家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18年初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杨震任实验室主任。
杨震于2018年11月起但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任期至2022年)。组织了2018年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天然有机分会(会议题目:天然有机化学进程和展望)。目前正在组织2020年5月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天然有机分会(会议题目:天然有机化学:责任,机遇与挑战)。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年份 类别及等级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2010年 一等奖
维善天然产物合成化学奖 2013年 一等奖
广东省自然科学奖 2014年 一等奖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 2014年 特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6年 二等奖
深圳市市长奖 2017年
重庆市自然科学奖 2018年 一等奖


俞飚

俞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专业领域

有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5年9月-1989年7月,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6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2年9月-1995年6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5年8月-1996年8月,美国纽约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6年9月-1997年9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7年9月-1999年11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副研究员
1999年11- 至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俞飚研究员在糖化学生物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1)发明了以糖基三氟乙酰亚胺酯和以糖基邻炔基苯甲酸酯为给体的糖苷化方法,实现了此前不能实现的一系列糖苷键的合成,已成为复杂寡糖和糖缀合物合成中的关键反应和通用方法。前一个方法被全球75家实验室成功应用,被认为是催化糖苷化反应中的三个里程碑之一;后者被称为俞氏糖苷化反应(Yu Glycosylation)。 (2)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一系列复杂天然糖缀合物的全合成,例如通过63步实现了国际上多个课题组历经14年未能完成的抗生素蓝道霉素A的全合成,代表了当今复杂糖缀合物化学合成领域的前沿水平。 (3)深入开展了聚糖和糖苷分子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研究以及药物研发,合作阐明了Hoodia孕甾皂苷通过激活GPR119受体来控制食欲和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研发了糖基化雷公藤内酯作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等。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自2009年起担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还担任了10家化学生物学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等。组织(或共同组织)了第3届亚洲糖科学与糖技术会议和第24届国际杂环化学会议等10次学术会议,为促进我国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担任国际碳水化合物组织(ICO)的首位中国代表、亚洲糖生物和糖技术通信(ACGG)的指导委员会成员、Adv. Carbohydr. Chem. Biochem.和Carbohydr. Res.等7个专业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以及《中国化学》副主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知名研究机构做邀请报告近200场。
已培养(合作培养)博士生52人、硕士生18人、出站博士后10人;其中已有15位成为教授(研究员),4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获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做为召集人之一成立了中国化学会“糖化学专业委员会”,并担任首届主任委员。作为共同主席组织了3届全国糖化学会议。
担任中国化学会旗下多本学术期刊的编委,包括《化学学报》、《有机化学》、Chinese Chemical Letters、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等;担任《中国化学》副主编。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俞飚、惠永正、王来曦、邓绍江、卢寿福,国家自然科学奖,2010年,二等奖
(2)俞飚,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013年
(3)俞飚,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2016年
(4)俞飚, 张树政糖科学奖杰出成就奖,2019年
(5)俞飚,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98年

课题组:http://biaoyu.sioc.ac.cn/index.asp


1627883678812517.png

元英进

元英进,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天津大学副校长。

学习/工作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9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本科。

1984年9月—1987年6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1987年6月—1988年3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有机化工专业工作,从事化工过程教学与科研。助教。

1988年3月—1991年10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生化工程方向博士。91年获博士学位。期间90年任讲师。

1991年10月—1992年6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从事生化反应工程教学与科研。

1992年6月—2000年9月 天津大学化工系参与创办“生物化工”专业,任副主任,从事生物化工科研与教学;93年任副教授,95年晋升教授,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97年入选教育部化工学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99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0年获得政府特殊津特。

2000年9月—2003年3月 化工学院副院长。从事生物制药工程科研和教学,创办制药工程专业,任主任, 2002年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2003年被聘为天津市特聘教授。

2003年3月-2008年化工学院院长。2004年被评为天津市授衔专家,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

2017年6月,天津大学副校长。现任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研究方向:

合成生物学:人工基因组设计合成、天然产物人工生物合成体系、人工混菌体系

系统生物学: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制药:微生物药物合成

生物能源:纤维素乙醇和航空燃油生物合成

学术兼职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  

《Biofuels, Bioproducts and Biorefining -Biofpr》编委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编委 

 IChemE Fellow

《化工学报》、《过程工程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委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就

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863项目首席专家;获得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成就奖等,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Science》同期发表专文评论,成果受到《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Reviews Genetics》等多个顶级期刊专文或亮点介绍。

科研项目

负责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作为973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国家基金委应急项目重点项目。

已经完成的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重大86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


张德清

张德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

专业领域

有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3年9月-1987年07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学士
1987年9月-1990年07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硕士
1993年8月-1996年10月,德国马普医学研究所/德国海德堡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博士
1990年08月-1993年7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96年12月-1999年4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9年04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长期从事有机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光电功能研究,围绕分子内的电子/能量/质子转移过程以及分子聚集态的结构和功能的调控这一关键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响应性多稳态功能分子的设计策略,合成了系列结构新颖的响应性功能分子,构筑了新概念原理型分子器件,发现并揭示了四硫富瓦烯分子的新性质。他突破传统上关于共轭分子体系中烷基侧链的认识,提出烷基侧链修饰策略,有效提高共轭大分子链间排列有序性,大幅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为发展高迁移率和多功能有机半导体提供了新方法,为有机功能材料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包括JACS (10), Angew. Chem. (9), Chem. Sci. (6), Sci. Adv. (2), Adv. Mater. (8), 被SCI他引11500余次;应邀撰写中/英文专著章节8章。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 2014;第四完成人)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第一完成人)。张德清学风严谨、待人谦虚、开拓创新,所取得的突出成果有力推动了有机功能分子研究领域的发展,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致力于推动有机功能分子研究领域的发展,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推进国际交流与实质性合作研究。曾担任基金委重大项目“多功能有机共轭分子体系的研究” 和中德重大项目“多层次的分子组装体:结构、动态与功能”负责人和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分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2005-2013)的学术带头人。共同发起以“功能pi-体系分子材料前沿与创新”为主题的第663次香山会议,共同组织以“ Hybrid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Materials and Phenomena”为主题的戈登会议。担任ACS Omega co-editor,《化学通报》主编,以及Sci.China-Chem., Acc. Chem. Res.,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目前,他还担任国科大化学学院院长,积极推动国科大化学一流学科建设。化学加,加你更精彩。现担任中科院化学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积极推动化学会的发展,为化学会秘书处和相关杂志编辑部的办公地点、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担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主任,积极组织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获奖人姓名:张德清、张关心、郭雪峰、徐伟、朱道本;获奖项目名称:响应性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获奖年份: 2015;获奖类别: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等级:一等奖;
2.获奖人姓名:李玉良、刘辉彪、李勇军、张德清、朱道本;获奖项目名称:若干分子基材料的自组装、聚集态结构和性能;获奖年份: 2014;获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等级:二等奖;
3.获奖人姓名:高鸿钧、宋延林、时东霞、张德清、庞世瑾;获奖项目名称:原子分子操纵、组装及其特性的 STM 研究;获奖年份: 2008;获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等级:二等奖;
4.获奖人姓名:张德清;获奖项目名称:无;获奖年份: 2010;获奖类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奖等级:无等级;
5.获奖人姓名:张德清;获奖项目名称:无;获奖年份: 2007;获奖类别: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奖等级:无;


张万斌

张万斌,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专业领域

有机合成

学习/工作经历

1981.09-1985.07:华东理工大学,学士,化学专业
1985.09-1988.07: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精细化工专业
1994.04-1997.03: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应用化学专业
1988.07-1993.10:华东理工大学,讲师,精细化工专业
1993.10-1994.03:日本大阪大学,研修生,应用化学专业
1997.04-2001.05:日本大阪大学,助理教授,应用化学专业
2001.06-2003.01: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横滨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有机合成
2003.02-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有机化学专业
2013.08-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有机化学专业
2017.09-至今: 上海市手性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1)开发了一系列全新理念的手性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多例不对称催化新反应。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反应已被国内外知名公司所采用,用于重要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2)发展了多例高效不对称催化新反应:基于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开发了 Ni、Co 等丰产金属催化的高效不对称氢化反应,其催化剂用量可低至万分之一,使这类反应有了工业化应用的可能;开辟了手性双金属协同催化策略用于立体发散性合成新领域,解决了含多手性中心产物的非优势立体异构体合成的难题; 3)大品种手性化合物的可工业化合成:开发的青蒿素的高效化学合成新工艺已完成 500升规模的中试以及连续流自动微反应器合成,盖茨基金会与相关企业合作正在推进其产业化;开发的薄荷醇的高效不对称氢化合成新工艺,已被万华化学所采用并已建成年产 1000 吨的生产车间,并计划建设年产万吨级的生产线。 在 J. Am. Chem. Soc.和 Angew. Chem. Int. Ed.等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 240 余篇,应邀参与Wiley-VCH 等出版社 4 本英文专著章节的编写工作,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化学加,加你更精彩。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入选“2012 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和“2012 年上海市十大科技成果”,并获得 2019 年度“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特等奖。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1)完成了上海市手性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基于该平台集中了多领域的人才进行交叉学科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化学学科向纵深发展、有助于相关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
2)与日本近畿化学协会合作,连续举办了十二届中日化学产学研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中日两国在化学化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化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3)开发了多类新型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发展了多例不对称催化新反应,并成功用于青蒿素和薄荷醇等大品种药物和精细化学品的不对称催化合成中。其中,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得到了比尔盖茨基金会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抗结核 I 类新药的高效不对称合成也进而得到了该基金会的经费资助;基于茂金属催化剂的手性醇高效不对称合成技术被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采用;双环咪唑催化剂结构被美国默沙东公司和国际同行应用。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可,对化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4)担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均相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委员等,为中国化学科学的发展建言献策;
5)担任中国化学会所属的期刊《化学学报》和《有机化学》的编委,为期刊的发展建言献策,并积极投稿,为创建高认可度的国际化学期刊做出了贡献;
6)担任中国化学会“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和“手性中国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应邀作主旨报告和邀请报告,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张万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4;
2. 张万斌,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6;
3. 张万斌, 上海领军人才, 2016;
4. 张万斌,袁乾家,雷皇书,邹春兰,张彦,熊娟,谭远海,申杰峰,刘德龙,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特等奖, 2019;
5. 张万斌, 日本JSPS Fellow, 2020.

周鸣飞

周鸣飞,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6.09-1990.07,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应用化学专业本科
1990.09-1995.10,复旦大学物理二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
1995.10-1997.09,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激光化学研究所,讲师
1997.10-1999.09,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9.10-2000.11,复旦大学化学系,讲师
2000.12-至今,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2.01-200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2002.09-2007.08,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长期从事分子光谱和化学键研究。致力于红外光谱实验方法的发展及对活性反应中间体和气相团簇等瞬态物种的光谱、化学键和反应特性等研究。主要学术成就包括:实验验证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可形成的最高氧化态为+9价,打破了近百年来只能形成最高+8价氧化态的认识;Science News评论认为该项工作“重写了成键规则,更新了教科书的内容”,被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选为2014年度十大化学研究;发现了以多中心键为主要成键特性的缺电子硼原子可以形成三重键,并将s-p配键理论推广到了主族化合物体系,为零价和低价主族化合物的宏观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被多个研究组跟进和采用;实验发现主族元素钙、锶和钡可以和一氧化碳、氮气和苯等分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满足18电子规则,金属原子主要以d轨道参与成键,具有典型的过渡金属成键特性。化学加,加你更精彩。该工作被评论认为“挑战了以前的配位化学概念,拓展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规则的应用范围”。研究工作共发表SCI论文290篇,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了1篇Science、1篇Nature、19篇Angew. Chem. Int. Ed.、9篇J. Am. Chem. Soc.,2篇Nat. Commun.等。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组织了中国化学会年会化学反应动力学分会、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新分子和团簇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担任J. Phys. Chem. (2009-2011),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4),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06至今)等杂志编委,以及Molecule杂志物理化学部主编(2018-2019);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lecular Spectroscopy(2018-2020)和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lecular Beams(2018-)等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咨询委员;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邀请报告10多次。化学加,加你更精彩。目前是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化学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中国化学会化学反应动力学分会主席之一,组织了第29,30和31届中国化学会年会化学反应动力学分会;作为会议主席承办了中国化学会第16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主办了第一和第二届新分子和团簇国际学术研讨会。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周鸣飞,李隽,王冠军,陈末华,龚昱,瞬态新奇分子的光谱、成键和反应研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周鸣飞,陈末华,王冠军,张鲁凝,不稳定反应中间体和自由基的光谱、成键及反应研究,2007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3.周鸣飞,秦启宗,陈末华,张鲁凝,王雪峰,基质隔离分子的光谱及反应动力学,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4.范康年,陆靖,唐颐,曹勇,周鸣飞,乐英红,乔明华,刘智攀,沈伟,蔡文斌,微观原理引导的大物理化学课程建设,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5.丁传凡,方向,徐福兴,戴新华,周鸣飞,熊行创,江游,黄泽建,王亮,肖育,李晓旭,蒋公羽,党乾坤,应用混合高阶场的高性能四极离子阱质谱及其关键部件和技术,2015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周翔

周翔,博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2/09-1986/07年,武汉大学化学系, 学士,

1986/09-1989/07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 硕士,导师: 吴萱阶教授

1993/01-1996/05年,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陈建成教授

1996/10-1998/10年, 美国University of Virginia化学系,博士后,

导师: Sidney M. Hecht 教授

1998/11-2001/05,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化学及生物化学

系,博士后;导师: Steven E. Rokita 教授

1989/07-1992/12 武汉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

2001/05-至今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与兴趣

团队研究方向是核酸的化学和生物医学交叉研究,涉及到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医学等学科和领域。核酸异常改变往往会导致重大疾病发生,通过化学小分子对不同核酸结构的识别和作用,发现生命过程新机制,进而对相关生命过程进行化学干扰和调控,这些研究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开发的基于核酸进行疾病早期诊断和高选择抗癌新策略和新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诊疗手段的不足。化学加,加你更精彩。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分子对非规则核酸结构的识别和调控; 修饰核酸的分子识别和检测新技术的开发; 基于核酸的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已在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Nat. Chem. Biol., Nat. Commun., Sci. Ad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Nucleic Acids Res.,CCSChe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化学组成员

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部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一、十二和十五届化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专家指导组成员(2014/7-至今)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八和二十九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6-2019年)

教育部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Editorial Board Member, Scientific Reports

Editorial Board,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编委

获奖与荣誉

1. 2018年英国皇家化学会特许化学家(Chartered Chemist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CChem)

2. 2018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

3. 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4. 2013年入选首批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

5. 20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6. 201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7. 2010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二等奖

8. 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9. 2002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