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新晋院士周翔与他的三尺讲台

来源:武汉大学人事部      2021-11-30
导读: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结果。武汉大学周翔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的区别是什么?”问题抛出后,来自各专业的200多名学生开始各抒己见,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这是11月22日晚武汉大学通识课《魅力化学》的课堂场景,在台上授课的教师正是2021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周翔。从2001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20年来,周翔没离开过两个地方,一个是实验室,另一个便是本科生课堂。



通识教育,让学生看到化学魅力




22日18:30,教室铃响之后,又传出热烈掌声。


在课程负责人的介绍下,周翔走上讲台,从“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化学中存在什么二级学科”等问题出发,引入本节课堂主题——核酸化学生物学核酸化学生物学也是周翔长期致力于研究的领域,近年来他带领学术团队通过小分子对核酸的识别和功能调控,开发核酸靶向药物分子和重大疾病诊断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image.png


如何把晦涩的学科概念讲给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听,听得懂又爱听,最终建立一定的认知?周翔想出一招儿——故事切入。


从DNA双螺旋结构、肌红蛋白三级结构的发现到冷冻电镜的发明,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他一时间就把学生们吸引到神秘的分子世界,又穿梭在科学历史的长河中。“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内所具有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化学过程的学科,化学生物学则致力于利用外源化学物质、方法或途径在分子层面上对生命体系进行精准修饰、调控和阐释,外延相对更广。”“层层剥洋葱”之后,周翔解开了课堂伊始提出的问题,学生们豁然开朗。而后,他又通过“以mRNA为基础的新冠疫苗”“基于核酸的肿瘤早筛早诊、液体活检技术”等前沿热点,向学生们展现出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的价值意义。

image.png



“周老师很喜欢提问,课堂互动很多,我们的参与感很强。”下课后,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严雨洋跟记者说道。整堂课下来,周翔循循善诱,提了不下十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好似一个指路牌,让学生驻足思考,又一道“柳暗花明又一村”。计算机学院2019级本科生黎谢之则深深感叹周老师的严谨作风,“在讲授一些细节概念的地方一点都不含糊,比如在讲解到细胞内催化反应时,周老师与我们交流,虽然有同学答到‘发生了一些反应’,但周老师却积极引导同学讲出‘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黎谢之觉得这种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是各个学科都必不可少的。


周翔课上提到,“相比于院士称号,我更加在意老师的称号,我要上好每一节课”,这句话也令学生们印象深刻。他说道,作为老师,有义务和责任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传授给新一代,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化学,了解化学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的未来发展,为所有学生提供“接地气的化学知识与思维方式”,这也是他理解的这门通识课的意义所在。



交叉融合,激发学生科研动力



除了讲授通识课,周翔还长期主讲了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专业课《化学生物学导论》。这是一门面向大三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周翔指出,化学学科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后正积极地向下游延伸,参与解决更多国计民生问题,逐渐与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交叉,形成多种交叉学科,其中化学生物学成为化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之所以要把课程设置在大三,也与他秉持的“固本强基,厚积薄发”理念息息相关。“我们新生进来,一定要把数学和物理基础打好。学习的内容很多,但对我们化学学习非常有帮助,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无机化学都跟它们密切相关。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进一步对学科的新知识、新方向做深入探索。”周翔进一步解释,到大三的时候,学生已经把化学的的基本内容学习了一遍,了解化学与其他的学科交叉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

image.png



开设《化学生物学导论》,他的初心就是希望带领学生通过化学的手段、化学的方法来研究生物学和医学的基础问题,看到化学在其他领域有其施展拳脚的地方,进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的驱动力。他常常跟学生们提到,从分子水平上去观察研究生物和医学方面的某些过程、变化,化学学科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更能够发现深层次的发病机制,不管是诊断还是治疗,它会有很大的作为。


以核酸表观遗传修饰这一研究方向为例,周翔在2010年时开始投入精力开发化学探针对核酸修饰进行识别和检测。到目前,核酸表观修饰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的热点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于2017年启动重大研究计划开展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的研究,这一领域对重大疾病如肿瘤的早筛早诊和新药发现方面均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的确,化学生物学勾起了不少学生的研究兴趣。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袁可欣,在大三就抱着多了解一些化学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想法联系了周老师,进入实验室进行业余科研。


她还跟记者特别提到,自己在推免研究生面试前非常紧张、自信心不足,甚至一度逃避准备,“在这时候,周老师的一通电话鼓励了我——‘基础都很扎实,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袁可欣随后顺利获得推免资格,如愿以偿地正式加入周老师团队。



健全人格,培育真正的栋梁之材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自己的学术团队中,周翔始终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在育人的首要位置。他认为,武汉大学作为一所高层次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对国家和社会都有重大的影响,甚至是方向性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要为社会培育真正的栋梁之材。


“所谓栋梁之材,就是要担当很大的责任与义务,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周翔说道,这个贡献可能并不源自从事了化学研究,毕业后可以有很多选择出路,包括继续研究、前往成果转化的企业、做行政管理等等,但在武大学习期间树立起的价值观念、汲取的综合性营养是起到奠基作用的。


“这20年来,实验室的研究生们都是高高兴兴地来,依依不舍地离开。”2002年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加入周老师团队,如今已是团队重要一员的翁小成教授这样形容实验室的气氛。他提到,周老师会针对不同性格、背景和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培养方式。无论是从事何种行业的毕业生,谈起读研阶段,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周老师张弛有度的管理、倍感温暖的鼓励以及语重心长的指导,还包括在周老师团队学习时养成的格局、眼界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希望,通过我,学生知道的不仅仅是什么是化学,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怎么样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周翔的这种从科学素养到人格健全的差异化、全方位培养理念贯穿在课堂和研究生培养始终。


在《化学生物学导论》课堂上,每一位学生拥有一次做一场10分钟演讲的机会,周翔希望以此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某个研究内容展示出来的能力,“不能就埋头在实验室,还需要传授,还需要输出”。更深层次的,他希望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表达技巧,不管是否从事科研,这两个因素的提升对于学生终身受益。


image.png


在团队中,他尽可能让每一位研究生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担任一项实验室管理任务。2020级硕士研究生薛小宸负责管理Qubit定量仪器。他跟记者坦言:“实验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交流,进行课题需要与老师、师兄师姐交流;管理仪器,需要为新手讲解仪器的原理、使用方式与注意事项,仪器有问题需要及时了解查看,同时有使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及时指正,这些无一不涉及说话的艺术。”在管理实验室过程中他感悟到,不懂得交流,只顾自己闷着头做实验,不仅难以学到宝贵的经验以及新的知识,自己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显得孤僻,课题进展不顺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是好,久而久之可能会出问题。接手细胞间管理工作不久的袁可欣也觉得,管理工作不仅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沟通,在交流中找出求同存异的方案。


师承,这样的培养理念也深深影响了翁小成。如今,他在指导学生时最重视两点,一是以身作则投入工作,保证学生有合适的选题,并且有及时的指导,“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周老师虽然事务繁多,但是几乎每天对学生的学业都会过问,目前团队一半的研究生都是周老师直接指导”;二是学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实现和周老师一样张弛有度的管理”。


翁小成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虽然有共同的科学问题要解决,但是由于需求和追求不同,会存在很多不同的想法。因此老师除了在学业上给予足够的指导之外,还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调整与他们相处的方式。这也是长期在周老师团队中潜移默化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确实是在帮助他并且理解他的一些想法。





20年,周翔已经培养了近80名博士和20多名硕士研究生毕业,无数学生从他的课堂学到化学知识,悟到人生哲理,走向祖国大地。20年初心不改,周翔将继续行进在教书育人、科研报国的征途上。


周 翔


1986年和1989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6至200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现任武汉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周翔长期致力于核酸化学生物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 (1) 小分子对核酸结构的识别及其功能调控研究; (2) 基于核酸化学技术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通过小分子对核酸结构的识别和功能调控,开发核酸靶向药物分子和重大疾病诊断技术,取得了系统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 推进了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发展。他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Nat. Chem. Biol., Nat. Commun., Sci. Adv.,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ucleic Acid Res., JACS Au, Cell Chem. Bio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两次,排名第一),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二等奖。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以及科技部973项目等。入选中科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担任多个学术期刊如:Acc. Chem. Res.等的编委。


参考资料:https://mp.weixin.qq.com/s/acff_drJGHBjeE4wDuS-7Q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