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JACS:湖北大学曾明华教授团队在金属有机框架玻璃领域获突破性成果

来源:湖北大学      2022-07-14
导读:近日,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曾明华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动态化学串联扰动的MOF玻璃普适化制备”的原创策略,报道了第一个传统MOF成功玻璃化实例,首次发现并证明高稳定MOF过冷液体的存在。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化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湖北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

图1 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J. Am. Chem. Soc.

“玻璃的本质”是兼具基础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重大科学挑战,迫切有待于在新类别玻璃、新研究方法和新理论取得突破。如何将晶态的金属有机框架(MOF)转化为玻璃态,以获得明显区别于传统无机、有机及金属玻璃的全新玻璃类别,将为新时期深入研究和理解玻璃本质提供全新机遇,也是下一代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功能化拓展与走向应用的关键发展方向。目前,国际上仅有剑桥大学A. K. Cheetham和T. D. Bennett、丹麦奥本大学Y. Z. Yue,京都大学S. Kitagawa和S. Horike,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 M. Yaghi等为代表的少数课题组开展相关前期探索。然而,历经近十年,仅发现十余例类SiO2型ZIFs、磷酸咪唑型低维配位聚合物可以通过传统熔融-冷却法制备得到相应的玻璃态物质。对于迄今已报道的八万余例MOF,由于不同程度的孔性及配位键关联框架有限的热稳定性,高温下将面临直接分解而难以实现熔融,即无法获得液体MOF,进而通过淬冷制备相应的MOF玻璃。

图2 基于动态化学串联扰动的晶态MOF及其过冷液体与玻璃制备

在上述凝聚态化学与物理交叉前沿与热点难点领域,曾明华教授领导的国际联合团队,从2016年起针对传统熔融-猝冷方法难以普适化制备MOF玻璃的重大难题与挑战开始探索。日前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小分子配位取代及热诱导可逆去除,多步串联扰动配位网络直至长程无序”的原创策略,使MOF在中低温实现直接玻璃化转变。该工作以动态高孔穴率的钻石网四重穿插钴(II)基MOF为模型结构,利用水分子配位及热去除诱导MOF序列化化学和物理协同扰动,不经高温融熔直接实现MOF玻璃化,提供了第一个传统晶态MOF成功玻璃化的实例。首次发现并证明高稳定MOF过冷液体的存在,并获得高脆度系数(83)、宽稳定温程(26K)、长时间相稳定(>104 s)的MOF过冷液体,进而制备出均匀透明、可剥离的厘米级尺寸MOF玻璃膜,并实现孔性等目标物理性质的有效保持。该项成果为MOF玻璃未来的系统设计、普适化制备、关键物理参数及功能调变提供了独特新思路。

广西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章跃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于海滨教授,东京大学Osamu Yamamuro教授等多个课题组参与协同攻关,该研究工作同时得到日本Spring-8同步辐射中心、上海光源科学中心等大科学装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2c04532

参考资料:https://www.hubu.edu.cn/info/1075/38693.htm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