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近5000人在线!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以线上直播形式隆重举行!

来源:博济医药股份      2022-10-29
导读:10月28日,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主办,博济医药承办的“新药穹谷 剑指湾区”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以线下直播间+线上云端形式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着力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趋势与创新路径,结合大湾区的惠利政策,重塑“临床前+临床”生物医药一体化研发的全生命周期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回归临床价值。并结合大湾区惠利政策、资本导向、青年学者发展等现实需求,致力于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效、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

B1.jpg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苏盛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原副校长朱迅,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执行会长朱少璇,韶关市翁源县委书记高忠,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翟一帆,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小新,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副会长、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蓉蓉,招商局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侯宇,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博济医药董事王廷春,博济医药副总经理左联,药品审评专家、博济医药首席科学家万志红以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近5000名生物医药产业领军者通过云端共襄此次盛会。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和主论坛主持人,朱少璇在开场就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次大会的所有来宾表示了亲切地问候,她表示,由于疫情的关系,论坛经历延期与调整,经历了从线下到线上,感谢所有与会者的真情守候。也正是因为疫情的关系,使得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近期,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会议就人民生命健康、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明确指示,大湾区如何应势而为,如何厚积薄发,如何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已成为了行业同仁的共同使命。她呼吁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高校、社会团体携手并进,互通互联,共同助力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建设。

B2.jpg

会议伊始,苏盛锋发表开幕致辞。他表示,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共同奋斗的与人民生命健康紧密相连的中医药的事业当中,开启了由制药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新的远征。

当下正值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近年来,广东省在审评审批、园区建设、全产业链构建、政策支持等方面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建设打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希望广东省生物药研发的各主体要通过这次论不断的加快产业产学研的融合发展,利用好广东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各种政策,加快完善创新药的全产业链的建设,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生物医药产业在不断的汇集,成为引领大湾区和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B3.jpg

杨宝峰院士以《基础研究推进生物医药转化》为题,就基础研究如何与生物医药产生高效衔接发展进行了解读。杨宝峰院士表示,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飞速发展,生物医药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策略、产业资本运营模式的不断完善下良性发展。

B4.png

B5.png

杨宝峰院士在演讲中,深入解析了基础研究在生物医药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探讨了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现状、面临的瓶颈问题、挑战并提出发展策略,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中原创药物开发提出了宝贵意见。

原创药物的崛起是中国走向制药强国的关键,针对于这样的话题,身处美国的蒋建东院士以《关注中国原创药》为题,通过云端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原创药物的研发及特点。

B6.png

他首先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原创药物的研发,走过的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伊始,学习西方,追踪国际前沿;随着思维的发展,认识到我们的先贤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开始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现在或者未来,希望中国能够发扬光大,贡献更大的力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原创药物大多来源于植物,且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蒋院士以小檗碱、芍药苷、阿兹夫定为例,详细阐述了其标本兼治的理论基础,“阿兹夫定作为核苷类药物,能够抑制新冠病毒的RNA聚合酶,这是治标;另一方面,它能为免疫细胞保驾护航,起到抗新冠免疫增强的作用,这是治本。标本兼治,这是阿兹夫定在临床上能够发挥优良疗效的关键。”

“中国原创药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多组分,讲究君臣佐使。”蒋建东以桑枝生物碱为例,说明了多组分药物的优势,因其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已于2020年获批上市。

最后,蒋建东提出了医药领域的软实力建设,提到屠呦呦先生在青蒿素方面研发的第一篇论文就发表在国内的《药学学报》上,作为其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研究之一,“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要不断创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作为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朱迅教授则以《生物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与研判》为题,就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B7.png

  “今年上半年国内医药制造业的数据并不乐观,二级市场的估值在回调;国际上的情况也类似,甚至比国内的情况还要糟糕。”在国际、国内医药行业正在经历“寒冬”的背景下,朱迅教授的观点引起了医药从业人员的极大兴趣。

朱迅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高瞻远瞩地对生物医药行业做出了四点预判。

01


这一波生物药领域创业及投资的红利已近尾声。

抗体药物发展已经经历了多克隆抗血清、单克隆抗体、工程化抗体三个阶段,第四阶段会是双抗、ADC、Car-T或IG相关分子?目前还未明朗。



02
03


未来生物药扛鼎之品尚在孕育之中。朱迅强调,能够大卖的产品在靶点和适应症上有其独特之处,“目前国内无论生物药还是小分子的布局都太过集中,同质化竞争很严重;未来药企在适应症和靶点的选择要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朱迅特别提出。

随着全球生物药的发展,中国作为后起之秀,会在国际药品市场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04

最后,朱迅教授做了总结,生物医药的机会已经在路上。“在充满机会的年代,最大的机会不是机会本身,而是打破昨天的逻辑,把握今天的逻辑,洞悉未来的逻辑”朱迅以此为演讲做总结,掷地有声地结束了精彩的演讲。

新冠疫情的爆发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这次的会议也因疫情缘故不得不临时改为线上举行,卢洪洲院士作为美国微生物研究院院士、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深圳市首届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以《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与疫苗研发何去何从?》为题,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对新冠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的看法。

B8.png

卢洪洲院士提到,尽管国外大部分国家已经“躺平”,但基于我国的国情,还要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目前国内已有多款药物在研,疫苗的研发也有可喜的进展,上海团队开发的通用型核酸疫苗,其中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活性比灭活疫苗高出数倍,且可以持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是被动的,在拥有鼻喷且广谱的核酸疫苗、腺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情况下我们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些临床试验,有多肽疫苗、mRNA疫苗,初步的数据显示出很好的疗效,要相信我们的国家,也有非常好的疫苗,这些疫苗接种后,我们就可以放开国门了。”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 卢洪洲院士的观点令所有与会者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卢洪洲院士为疫情防控做过较多的研究和贡献,也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肯定,展望未来,他提出“慎终如始担使命,胸怀全球守国门。”

亚盛医药是近年来成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医药企业翘楚代表,在新药研发上有其独到之处。翟一帆博士作为亚盛医药的首席医学官,详细介绍了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的研发之路。奥雷巴替尼为“根正苗红”的“广东制造”,其由暨南大学的丁克教授研发,用于耐药的白血病治疗,临床数据证实其强效且持久,副作用较小,已于2021年11月批准上市。上市后获CSCO恶性白血病诊疗指南推荐,它也是唯一一个连续5年获得入选美国血液病年会(ASH)口头报告的药物。它的研发过程长达13年,花费了近19亿人民币。

B9.jpg

此外,翟一帆博士还就亚盛其他的在研药物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不仅研发管线丰富、同时兼具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征。在演讲尾声,翟一帆博士针对医药企业的生存之道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坚持原创,坚持创新,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的支持密不可分。

万志红博士作为博济医药首席科学家、药品审评专家,以《如何实现与药审部门有效沟通》分享了她的经验。万志红首先介绍了与CDE沟通交流制度的历史沿革、现行沟通交流的架构和类型。她强调,沟通交流是针对指南不能涵盖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重大技术问题和研发关键阶段可申请I、II、III类会议进行沟通,而一般技术问题可通过网络、电话、邮件的形式进行沟通。”万志红在会上展示了一般性技术问题的具体沟通途径,也提出对于共性问题可以在CDE网站上找到相关文件。

B10.png

在万志红博士看来,申请人是沟通交流的主体,应熟悉现有药品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沟通交流应在申请人有充分的研究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已有数据进行科学的讨论,清晰具体、有针对性地沟通交流问题能获得药审部门最有效的技术指导。

最后,万志红提出,企业要建立“沟通-完善-实施”的良性循环,沟通交流后的技术要求应在后续的正式申报和临床试验中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同时要把握沟通交流时机,提高沟通交流效率和质量,加快创新药的研发进程。

作为主论坛唯一的资本代表,招商局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侯宇以《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逻辑》,向与会者分享了当前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观感。她表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热捧后,当前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经历着回归理性的时期,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变得更加谨慎,更加理性,都在寻找更加合适符合自身需求标的。

B11.png

“虽然当前资本市场针对于生物医药热情不如前段时间那般高涨,但不必意味着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看衰。企业要想获得资本的助力,做好创新,要做有技术壁垒的管线产品是未来发展的不二法则。待这个寒冬过去,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拥有高技术壁垒的企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新曙光。”

 在主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韶关市翁源县委书记高忠对广东省原料进行了推介,在推介中高忠重点就翁源县打造省级生物医药创新原料药示范基地的政策机遇、区位优势、领导关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随后,韶关市生物医药产业顾问、翁源县政府科技顾问、留美专家王飞博士,以切身体会表达了对翁源县在原料药生产方面的全链条全流程服务的赞赏,欢迎各类有原料药生产意向的企业来翁源实现梦想。

1667194108161114.png
韶关市翁源县委书记高忠
1667194452237266.png
韶关市生物医药产业顾问、翁源县政府科技顾问、留美专家王飞


创新药与临床试验论坛


生物医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临床试验环节的验证,如何高效推进创新药临床试验的进程是创新药加快落地的重要一环。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创新药临床试验分论坛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助理、肿瘤中心主任、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邓艳红,药品审评专家、汉康资本投资总监周明,越洋集团董事长闻晓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大学教授Dr Charlotte Lemech,药品审评专家、博济医药首席科学家张学辉,博济医药子公司美国汉佛莱首席运营官赵东,中药新药研发专家、暨南大学教授王一飞等专家学者分别从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创新药临床试验研发、改良型新药研发、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开展、新药审评、中美双报、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展开研讨,本论坛由博济医药副总经理、首席医学官朱泉主持。

1667194498632453.jpg

博济医药副总经理、首席医学官朱泉

1667194644786044.png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助理、肿瘤中心主任、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邓艳红

1667194708554508.png

药品审评专家、汉康资本投资总监周明

1667195051698977.png

越洋集团董事长闻晓光

1667195079599696.jpg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大学教授Dr Charlotte Lemech

1667195151114770.png

药品审评专家、博济医药首席科学家张学辉

1667195277334085.png

美国汉佛莱首席运营官赵东

1667195315977643.jpg

中药新药研发专家暨南大学教授王一飞





青年科学家与创业者论坛



青年学者的学术发展与思考交流,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青年科学家与创业者分论坛中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李惠琳,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研究所教授张玉霞,吉赛生物创始人、CEO刘明,安必平医药副总经理陈绍宇,创芯国际研发总监兰坚强等专家学者分别就结构质谱推动靶向新药研发、儿药创新药研发、环状RNA技术创新趋势、创新药伴随诊断生物标志物开发、类器官构建新药研发等方面展开研讨,本论坛由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投资组合管理总监莫凌霄主持。

1667195414737485.jpg

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 投资组合管理总监莫凌霄

1667195541621555.jpg

安必平医药副总经理陈绍宇

1667195585718540.jpg

吉赛生物创始人、CEO刘明

1667195695399966.jpg

创芯国际研发总监兰坚强

1667195731153681.jpg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李惠琳

1667195764696936.jpg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研究所教授张玉霞

B28.jpg




资本赋能论坛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高峰论坛资本赋能分论坛中,毕马威合伙人肖中珂女士、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晓莉女士和广发证券投行医疗健康组副总经理郭斌元先生分别以自身资深的经验就“医疗行业上市业财协同的重点领域分析”、“生物医药企业IPO需提前考量的重大法律因素”和“生物医药公司IPO市场现状及要点分析”发表了精彩演讲,使听众能切实感知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实操状态。

项目路演环节中,苏州逻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陈亚丽女士的“差异化Tim3单抗的肿瘤创新药”、深圳华泓海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李文保博士的“CMBT-具有增白和抗肿瘤功能的海洋小分子候选药物”和南京烁慧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黄伟博士的“分布-代谢协同导向的药物设计策略与新型P-CAB类抑酸药物SH-337的发现”等创新药项目也引起了线上线下与会专家学者及企业同行的热烈关注。



1667195913460841.png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董秘杨笛

1667196014683364.jpg

毕马威合伙人肖中珂





1667196094329236.jpg

君合律所合伙人黄晓莉


1667196120757159.jpg

广发证券医疗健康群组副总经理 郭斌元


B33.jpg




生物制品创新研发论坛


近年来,生物制品的创新发展备受行业关注,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新型疫苗研发等一系列先进疗法的突飞猛进,给了生物医药产业发更多的想象空间。在生物制品创新分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教授李长清,中山大学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教授陆家海,百济神州生物药SVP、执行顾问李康 ,药品审评专家、博济医药首席科学家万志红分别从生物制药中的病毒灭活与去除研究、新冠疫苗现状与未来、全球抗肿瘤生物药研发进展、免疫细胞治疗新药研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讨 ,本论坛由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晨主持。

1667196192336659.png
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晨
1667196225592604.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教授李长清
1667196261275676.png
中山大学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教授陆家海
1667196340177057.png
百济神州生物药SVP、执行顾问李康
1667196374300797.png
药品审评专家、博济医药首席科学家万志红



关于博济医药:
新药&医疗器械一站式综合服务CRO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济医药”, 股票代码为300404)创建于2002年,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注册资本金2.61亿元,是一家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全流程“一站式”外包服务(CRO+CDMO)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5.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实验和生产场所,目前有超1000名员工,旗下拥有二十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以及十余家关联业务的参股公司;目前获得中国医药外包公司10强、广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广州市著名商标、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RO分会会长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全流程服务CRO之一,也是以临床试验为主要业务的CRO上市公司之一。

博济医药“一站式”服务包括:新药立项研究和活性筛选、药学研究(原料、制剂)、药物评价(药效学、毒理学)、小分子创新药一体化服务、临床研究、中美双报(注册服务)、CDMO生产(MAH落地)、技术成果转化等,涵盖了新药研发各个阶段。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