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化学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学!化学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热线:400-8383-509

化学加_专业的精细化工医药产业资源供需及整合平台

JACS:红光驱动的C−N交叉偶联

来源:化学加原创      2022-12-13
导读: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Tomislav Rovis教授团队利用较低能量的深红或近红外光在反应介质中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Nature 2019, 565, 343),同时可以抑制加氢脱卤副产物的发生,成功实现了基于锇光催化剂的红光驱动Ni-催化的C-N交叉偶联反应(图1),扩大了(杂)芳基溴化物和胺基亲核试剂的范围,大大减少了加氢脱卤副产物的形成。相关研究成果以“Overcoming Photochemical Limitations in Metallaphotoredox Catalysis: Red-Light-Driven C–N Cross-Coupling”为题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

图片1.png

图1. 红光驱动的C−N交叉偶联反应(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镍/光氧化还原催化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无配体的芳基胺化,使得C-N交叉偶联反应在药物和材料化学广泛用。然而,在这些转化中通常使用高能量的近紫外和蓝光根据Beer−Lambert−Bouguer定律,这些光在通过反应介质时会光衰减。同时这些高能量的光会增强底物和反应中间体对光吸收的竞争性,致使官能团耐受度和目标反应性大大降低(图2a)。根据Hadt及其合作者对“芳基-镍键的均解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衰减”的描述(J. Am. Chem. Soc. 2022144, 6516,Tomislav Rovis等人推测可以利用低能光来降低镍/光氧化还原催化中的加氢脱卤副产物。在此,他们报道了一种基于锇的光敏剂/Ni/光氧化还原催化C-N交叉偶联反应(图2b此反应具有底物范围广、可大规模制备、较大的官能团容忍度以及低副产物等优点。

image.png

图2. 深红或近红外光/镍催化的C-N交叉偶联反应(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首先,作者以1当量的6-溴-3-甲基喹唑啉-4(3H)-酮和3当量的六氢吡啶为模板反应底物,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表1)。由于氧可能会淬灭激发态的光催化剂,因此该反应需要在氮气保护下进行;作者发现Os(phen)3(PF6)2是一种有效的光催化剂,当以1.8当量的DABCO作为碱、DMSO作为反应溶剂,仅使用0.05 mol% Os(phen)3(PF6)2,以此用于红光(660 nm LED)驱动NiBr23H2(5 mol%)催化的C-N交叉偶联,在反应18小时后,可以得到高达96%的分离收率(表1, entry 1)。对照实验表明,光、光催化剂和镍催化剂都是该反应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entries 2-4);碱的存在和种类对高收率的获得也同样至关重要(entries 5-6);进一步减少锇光催化剂的量、过少的六氢吡啶底物当量,非氮气保护以及更大的波长均会导致反应收率大幅度下降(entries 7-12)。

image.png

表1. 条件优化(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该交叉偶联反应具有很广泛的底物范围(图3)。在邻位、间位和对位具有不同电性取代基的芳基溴化物均可以良好的收率得到相应的偶联产物(图3a);对于含有氮原子、N-杂环和对光敏感的顺式烯烃类芳基溴化物,同样可以较好地进行偶联而不会分解或异构化(图3b-c);相对于经典蓝光(440-460 nm)催化的反应,作者用实验证明了较低能量的红光(660 nm)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加氢脱卤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交叉偶联反应的产率(图3d,图4);若将光的能量降低到740 nm,这种效应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图3d,化合物24)。对于胺类亲核试剂,各种环状二级胺、伯胺、苯胺具有α-氨基立体中心的手性胺,甚至(需要加入催化量的吡咯烷)也都可以很容易地与芳基溴化物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图3e-g)。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运用此交叉偶联方法合成了多个传统热催化和光催化很难合成的药物骨架分子。

image.png

图3. 底物范围(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图片5.png

图4. 红/蓝光催化的C-N交叉偶联产物和加氢脱卤副产物(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作者通过氘代实验推测加氢脱卤副产物的氢源来自于碱DABCO或体系里的痕量水;通过Stern−Volmer淬灭研究表明在660 nm下激发的锇光催化剂会被DABCO淬灭;通过/关光实验证实在没有光的情况下该反应停止,恢复光照后反应可以继续进行。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如下可能的反应机理(图5):首先催化剂OsII在被红光激发后与碱DABCO发生单电子转移生成OsI,随后又将NiII催化剂物种(I)还原成NiI物种(II),接着与底物芳基溴化合物进行氧化加成生成NiIII中间体(III),该中间体III上的质子被碱夺走后生成中间体IV,最后IV通过还原消除得到目标C-N交叉偶联产物并重新生成NiI(V)进行下一个循环。

图片6.png

图5. 可能的反应机理(图片来源:J. Am. Chem. Soc.

总结

Tomislav Rovis教授团队利用较低能量的红光在反应介质中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镍/红光氧化还原催化的C-N交叉偶联反应,此反应具有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以及副产物少等优点;还可实现大规模合成制备。作者通过多种实验和表征解释了该反应的机制,这将非常有利于将低能光驱动的Ni/光氧化还原反应扩展到其合成领域。


文献详情:

Goldschmid, S. L.; Soon Tay, N. E.; Joe, C. L.; Lainhart, B. C.; Sherwood, T. C.; Simmons, E. M.; Sezen-Edmonds, M.; Rovis, T.*, Overcoming Photochemical Limitations in Metallaphotoredox Catalysis: Red-Light-Driven C-N Cross-Coupling. J. Am. Chem. Soc. 2022. https://doi.org/10.1021/jacs.2c09745


声明:化学加刊发或者转载此文只是出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电话:18676881059,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