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西安柔性电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团队在β-内酰胺酶荧光探针/抑制剂方向以”Recent Progress of Fluorogenic Probes/In...
近日,上海有机所游书力研究员团队在反应时长依赖的对映发散性合成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DOI: 10.1038/s41557-020-0489-1)。 ...
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与发达国家比主要差距何在?如何突破化工新材料产业“卡脖子”问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发力?《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就此专访了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先进功能材料团队杨晓刚博士在国际权威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Fast Crystallization-Deposition of Ord...
石油基塑料垃圾因其难以降解和超长的寿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在开发化学方法降解或者回收现有塑料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从可再生原料中获得无限可回收的新塑料。...
减少CO2排放和对有限化石资源的依赖,维持大气中CO2的平衡,寻找可持续的生产燃料和化学品的替代方法是一项重大的挑战。一项倍受关注的策略是以捕获的CO2为碳源可持续地合成生物燃料和化学品。...
6月2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首届“致远”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化学化工学院分论坛即2020青年学者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论坛开幕。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涂...
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张凡教授研究团队(http://nanobiolab.fudan.edu.cn/)以2-苯基吲哚等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可高产率(90%)合成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均大于1000 nm的...
2015年6月28日,化学加网对外发布,举办以“尊重化学知识,感恩化学主编”为主题的第一期公益筹书宣传活动,得到了包括北大、清华等70多所大学、机构,108位化学主编、化学名家(含多位院士)的热情支持...
2015年6月28日,化学加网诞生上线。今天,化学加网迎来了她五周岁的生日,特殊时期,除了公司广州办公室举行了简单的切蛋糕仪式,我们还特别组建了“化学加网上线五周年庆祝”临时线上微信群。成员包括有通过...
6月28日,公司举行化学加网上线五周年庆祝活动,化学加创始人肖文华在庆祝活动上致辞。...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段春迎教授团队基于前期工作基础,在限域超分子拟酶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乳酸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平台分子,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物、聚合物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可用作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预计2022年其全球需求量高达4 × 105吨。...
2020年6月22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研究员、吴雁研究员和赵宇亮院士团队合作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通过智能纳米药物负载促凝因子和...
近日,南京大学刘力哲、吴兴龙研究团队与河海大学周钢副教授合作,在二维材料电催化固氮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利用双金属有序原子杂化策略在Re2MnS6超薄纳米片中调控N2的反应路径提高固氮效率,最...
6月12日,在第二届国际清洁能源创新使命领跑者颁奖大会上(Mission Innovation Champions Awards Ceremony),我所李灿院士获得“创新使命领军者”(Mission...
为促进全国高校化学相关学科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广大优秀大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前沿,激发其对化学的学习、科研热情,同时加深青年学子对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状况的了解,选拔优秀...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在《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文,指出未来将是“碳基材料+光电过程”的时代,柔性电子和柔性电子产业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近日,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出版,报告最新发布校友会2020中国一流专业排名、2020中国各专业类一流专业排名,中国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哪些专业跻身202...